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两溺水少年仍未找到 打捞队:去年暑期处理44起溺水事故

2014-07-31 07:17:51 朱耀伟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时间一点一滴流淌而过,截至昨晚5时许,两名在福州螺洲大桥桥下附近水域溺水失踪的少年(详见:螺洲大桥两天两少年溺水失踪),仍旧没有被找到。

现场参与搜寻打捞的民间打捞队,向东南快报记者提供了一组令人沉痛深思的数据:仅去年暑期,他们就接到44起溺水打捞任务,其中80%以上溺水人员为外来务工者。

对此,螺洲镇政府、螺洲镇店前村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在帝封江公园附近水域增加防护栏、警示标语,并加强安保力量,防止意外再次发生。

打捞搜救

两溺水失踪少年仍未找到

昨日上午,东南快报记者再次来到螺洲大桥下的帝封江公园。临近公园的江面上,停靠着4艘渔船,正在搜寻溺水失踪的少年。

距离打捞船数百米远的另一侧角落,坐着数名男女,他们神情呆滞地望着江面。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就是29日溺水失踪少年的家属。

“溺水少年是我的表弟,今年才15岁。”其中一名年轻男子张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表弟姓马,兰州人,春节才来到福州。小马原先在张先生开的拉面馆帮忙,后来与父母一起在吴厝村开了一家拉面馆。

“表弟吃完午饭后便不见了踪影,也没告诉家人他去哪儿。”张先生说,家人发现小马连同电动车都不见了。当天下午4点,家人赶到公园时,只发现小马遗留在岸边的衣服和鞋子,人已经不见了。

“我表弟水性不好,不会游泳,之前只来过一次帝封江公园。”张先生说,发现表弟不见后,家人立即报了警,螺洲派出所与闽侯水上派出所随即派出警力,在附近水域全力搜索,之后还请打捞队一起搜寻。

只是,由于事发水域水底地形相对复杂,加上搜寻范围广难度大,搜寻工作一直持续到昨日下午5时许,仍未发现溺水失踪的少年,加上江面涨潮水流湍急,打捞队不得不暂停搜寻工作。

据了解,29日下午,第二起溺水事故发生后,打捞队当晚就在事发水域搜寻了将近两个小时,但没有找到溺水失踪的少年。昨日一大早,应失踪者家属要求,打捞队又连续在江面上搜寻了3个多小时,直到上午11时许,搜寻工作依然没有丝毫进展。

打捞队

去年暑期接到44起打捞任务

看着现场着急的失踪者家属和深不见底的江面,该民间打捞队负责人林先生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林先生介绍,因为事发水域范围过大、水情复杂、江水流向随潮汐变化等因素影响,打捞工作难度较大。事发当晚,他就被溺水少年家属请来打捞搜救,昨日一大早又开始工作,当天总共出动了4艘渔船,共12个人,一同在江面上搜寻了六七个小时。

根据林先生的经验判断,溺水者沉入水中超过一定时间就会浮上来,但如果事发水域水情复杂,溺水者死亡后很有可能漂到比较远的水域。

他感叹道:“自己做这行都做怕了!”

“去年,一个暑期就接到44次打捞任务。”林先生哑着嗓子说,他从事打捞工作已经多年,接到的打捞工作中,80%以上是不熟悉水性而溺水失踪的外地人。由于连日工作,林先生的嗓子已经喊哑了。

镇政府

完善安全设施加大安保力度

为何外地人溺水的比例如此之高呢?螺洲店前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也很无奈,他们看到村民想要下水游泳,都会进行劝阻,但是收到的反而是无情的白眼。

螺洲镇政府翁先生认为外地人溺水比例高,一方面是因为本地村民对帝封江公园附近的水域情况比较了解。另一方面要归结于,螺洲镇属于城乡接合部,外来人口数量十分巨大,人口流动性也大,在宣传管理方面颇有难度。

螺洲店前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他们每年都要在帝封江公园增设新的警示牌,在桥墩、水闸口重新印刷警示标语,以此提示村民禁止下水游泳。

螺洲镇政府工作人员翁先生提到,螺洲大桥桥下帝封江公园附近的水域水文复杂,无法效仿西河游泳场专门开辟一个娱乐场所供附近村民休闲纳凉。

同时,翁先生还表示,螺洲镇政府已经着手准备增派安保人员,加大对帝封江公园的巡逻、安保力度。同时,利用高音喇叭,对想要下水的村民开展劝导工作。“平时螺洲派出所也有安排人员进行巡逻,我们下一步将加大安保力度,保障居民的安全。”

此外,翁先生还说,螺洲镇政府已经将资金下拨到位,近期将在公园内再增设一些警示牌,并在特定区域安装防护栏杆,阻止村民下水游泳。翁先生表示,政府将在近期尽快将防范措施落实到位,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