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无需密码手机可读取银行卡 记者实测并非虚言
2014-07-14 07:10:10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东快记者实测并非虚言: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就可获取信息安全专家:此功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会直接导致账户资金被盗 银行卡靠近有NFC功能的手机,就可查看消费记录 □东快记者郑晓华文/图 不需要密码,只要将手机贴近银行卡,就可以将银行卡里的信息一览无余,并且陌生人的手机也可以做到。近日,一条关于具备NFC功能的手机可以查看银行卡信息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里疯传,引起了不少市民的担忧:挤公交的时候被人刷走银行卡信息怎么办? 昨日,东南快报记者找了5张银行卡和一部支持NFC的手机,在多个环境下进行了测试。发现NFC手机读取银行卡信息并非无稽之谈。不过相关安全专家表示,目前银行卡支持NFC读取功能符合国家标准,由于并不能直接进行转账操作,不会直接导致账户资金被盗。 记者测试 手机瞬间读出陌生银行卡消费记录 为了测试传言是否属实,昨日,东南快报记者使用一部支持NFC功能的三星GalaxyS4手机分别对5张银行卡进行了测试。 记者事先在手机设置里打开NFC功能,在将银行卡贴近手机背部时,手机传来一声“嘀”声,但并未出现任何反应。随后通过查阅信息了解到,手机必须先安装支持NFC功能的应用APP,例如支付宝钱包等。 随后,记者在这部手机中安装了最新版的支付宝钱包,再将银行卡贴近手机背部。与之前不同的是,在出现“嘀”声后,手机屏幕上出现了银行卡的信息,除了银行名称和部分账号字段外,还可查看最近10笔消费记录,包括金额以及交易地点。 东南快报记者注意到,只有带有“闪付”标志(卡面上有一个金属芯片)的银行卡才支持被查看。记者实测发现,有一张只有黑色磁条不带“闪付”标志的银行卡并不支持该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这5张银行卡并不是都是记者本人的,也就是说使用NFC手机也可查看陌生银行卡的消费记录。 |
相关阅读:
- [ 07-03]手机带NFC功能 无需密码可"偷"银行卡信息
- [ 06-23]当心NFC手机“偷看”银行卡信息
- [ 06-16]万事皆已具备 NFC支付爆发在即
- [ 05-20]苹果携手银联力推移动支付 2014成NFC爆发之年
- [ 01-14]银行跑马圈地NFC手机支付 安全隐患是主要问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