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引进水葫芦是为做猪饲料 如今在福州内河成灾
2014-07-05 07:46:23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福州琅岐岛的互花米草在滩涂上恣意生长,水塘逐渐干涸,海边的动植物也越来越稀少。 当初专门引进互花米草是为了防浪固堤,没想到最终失去了控制。相关专家称,互花米草最初是从福建罗源湾登陆的,目前福州沿海滩涂几乎都有互花米草的身影,互花米草和水葫芦的情况类似,都是“好心办坏事”。造成现在这种结果,完全是因为引进时,没有进行科学评估。 互花米草最早在罗源湾登陆 福州琅岐岛的互花米草占据了滩涂,致使湿地变成了干地,这并不是一个随机事件,因为这个地方当初专门引进互花米草,是为了防浪固堤。 据福州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刘剑秋介绍,互花米草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一位南京的大学教授在江苏率先引进的。随后福建等地也相继引进。 互花米草最初在罗源湾登陆,随后,种子随着海水漂到福州沿海各地。罗源湾则成了福州互花米草泛滥最严重的地方。 由于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最初对保滩护堤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其超强的繁殖力,使湿地面积越来越小,滩涂养殖业被迫压缩。同时,挤占了当地物种的生存空间,破坏了沿海滩涂的生物多样性。“红树林是很重要的沿海的防护林,由于互花米草的入侵,红树林的数量大量减少。”刘剑秋教授说。 福州琅岐岛的互花米草目前还在蔓延。“但是互花米草不会向内陆蔓延,因为它适合生长在有一定盐度的潮间带。但即便如此,也已经相当厉害了。”刘剑秋说,福建的整个气候环境非常适合这种植物的生长,越往北影响相对就越小些。" 水葫芦在福州内河成灾 同样是主观引进物种,水葫芦和互花米草有着相似的经历。据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专家介绍,水葫芦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在全国推广后,开始大量逸生。 “那个年代,粮食紧缺,没有多余的粮食给猪吃,就拿水葫芦来喂猪。完了再把肉分给大家,好多人认为这是个好办法,没有消耗多少成本,还有肉吃。”刘剑秋说,其实水葫芦含水太多,营养成分并不太多。并不是上佳的猪饲料,现在已经没有哪个养猪企业用水葫芦喂猪了。 福建省福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生猪养殖为主体的企业。公司老总廖先生介绍,水葫芦作为一种猪饲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艰苦,没有余粮喂猪,于是从国外引进了水葫芦作为猪饲料。” “水葫芦刚刚引进的时候,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会儿养的猪都是大肥猪,水葫芦很适合。并且肉质也不错。但现在不行了,现在都是养生猪,主要是侧重于瘦肉和板骨。猪的品种不一样,所用饲料也不一样”。廖先生说,现在不缺粮,用粮食作为饲料配方,比去河里捞水葫芦更加节省时间和资金成本。如果你去捞水葫芦,政府还会有补贴给你,但是补贴不多,没有哪个养猪企业会这样做。 水葫芦被引进之后,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缓解粮食紧缺的作用,但是它的危害也很快显现出来了。 现在在福州,无论是内河,还是池塘,几乎随处都能看到水葫芦的影子。水葫芦适合生长在水库、湖泊、池塘、沟渠、沼泽地等水流流速平缓的地方。同时,水质富营养化加快了水葫芦的蔓延。 水葫芦不但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同时,还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在一些水体污染严重的水域,水葫芦能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另外,水葫芦覆盖在水面上,不但影响生活用水还滋生蚊虫。 新入侵物泛滥的风险依然存在 互花米草和水葫芦的存在,使得现在引进外来物种十分小心。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专家说,上世纪初50年代,水葫芦被作为猪饲料大量推广时,大家对这些物种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没有意识到它对本土物种的破坏力有那么大。 “当时引进都是合乎规定的,就好像澳大利亚为了除草,引进了兔子,结果后来兔子泛滥,这其实说明大家对于生态环境的科学认识是需要有一个逐渐了解的过程。”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说,但现在要求更加严格,从外边带回一粒种子都很困难,因为大家意识到了外来入侵物的危害性。 “现代社会开放交流频繁,即使行政手段控制严格,但是出入境交通的增加,人和物的交流频率空前加大,使得外来入侵物种的检测困难了许多,这实际上增加了外来物入侵的风险。”刘剑秋教授认为,除了行政部门的工作之外,增加绿地面积,使外来入侵物种生存空间压缩。注重宣传,外出旅游时不要随意携带外来物种,加大研发力度,综合利用外来入侵物种,这些都是降低风险的选择。□东快记者熊建鹏林良划文/图 |
相关阅读:
- [ 07-03]榕公园不止一种外来物种 水葫芦等对我省危害最大
- [ 04-19]水葫芦占领“西湖” 永定龙湖水域成“大草原”
- [ 12-21]石狮伍堡溪水葫芦疯长堵了溪道 村民盼整治
- [ 09-21]龙潭水库:疑水葫芦太密鱼成片死 管理方将处理
- [ 03-08]泉州雨后顺济桥江面尽是水葫芦 对生态影响不大
- [ 03-08]水电站泄洪冲来水葫芦 专家称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 [ 08-18]闽江中下游水葫芦9月底前基本清除 严禁直接排放
- [ 08-17]省农科院取得突破性成果 水葫芦可开发出化妆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