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昨与市民零距离,今日将离开福州驶向西北太平洋 潜航员在为市民介绍“蛟龙号” 东快讯(记者陈楠文/图)昨日,我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及其母船“向阳红09号”船,在福州马尾港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近1000名福州市民登上母船“向阳红09号”船,与“蛟龙号”来了一次近距离接触。 开放日现场 福州市民争睹“蛟龙号” 昨日上午9时许,东南快报记者来到马尾亭江东海救助局福州基地码头上,见到已有不少市民在码头上等待登船参观“蛟龙号”。 由于船上设备较多,同时为保障参观市民的安全,昨日到达码头的市民将以每组50人的小分队,有序组织上船参观“蛟龙号”。不少还在等待的市民就在东海支队部队大院参观“蛟龙号”带回来的深海图片。另外,东海救助局也安排了一些员工在现场展示咱们东海救助局的一些装备和设备,例如:能拍照、录音并且能探测狭小空间的水下视频探测仪、大型的液压机、水下切割机等等。 另一边,准备登船的市民也在安检口处排起了长队。其中不乏一些带着孩子来参观“蛟龙号”的家长。“经常看到‘蛟龙号’的新闻,但一直没有机会见到,这次竟然能来福州,一定得领着孩子来长长见识。”市民张先生告诉东南快报记者。 今年15岁的陆弘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科技迷”,一登上“向阳红09号”船就兴奋地奔向“蛟龙号”仔细的观察。“之前就对‘蛟龙号’有一些了解,但都只是在图片和新闻上见到,今天能仔细观察‘蛟龙号’,发现了它身上不少惊奇的东西”,陆弘毅指着“蛟龙号”好奇的向船上的潜航员了解情况。 除了陆弘毅,当天登船参观的市民中还有不少“小科技迷”,“深海世界是否像我们看到的那样五彩缤纷?”、“‘蛟龙号’在浮上水面时是否也要减慢速度?”、“‘蛟龙号’是如何在海底保持压力的?”。潜航员都一一为孩子们解答了问题。 |
相关阅读:
- [ 07-03]潜水器“蛟龙号” 下潜1000米只需半个小时
- [ 07-03]"蛟龙号"今日与市民见面 下潜1000米只需半个小时
- [ 07-02]“蛟龙”号3日亮相福州 市民可登船参观
- [ 06-09]探秘:我国海洋科技“蛟龙”号已成为海洋装备代言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