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才芳/文柳涛/图)能潜入海底最深达7000多米的潜水器长啥样?它有什么值得对外人称道的地方?昨日,东南快报记者获悉:耳熟能详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将于今日上午与部分福州市民见面。 据悉,此次“蛟龙号”及其母船“向阳红09号”船将向市民开放参观(有组织的参观,不面向全体市民),参观的时间是上午9时到11时30分,下午2时到4时。“向阳红09号”船员以及“蛟龙号”的技术保障员将在船上接受市民和媒体的提问,届时还能观赏到“蛟龙号”在深海中拍摄到的珍贵影像。等待参观的市民可以在码头观看“蛟龙号”和我国深海资源介绍的展板。 今日举办的“蛟龙号”福州公众开放日活动,预计将有近千人有机会与“蛟龙号”接触,并与潜航员进行互动。不过,让人遗憾的是,虽然“蛟龙号”能与市民近距离接触,但由于潜水器内部太小,只有2米的内径,又加上已经完成出海的调试,所以除了潜航员和科学家外,今日市民并不能进入舱内参观,只能在母船“向阳红09号”上近距离看看外观。 今日的开放活动结束后,按照“蛟龙号”试验应用航次总体计划安排,中国大洋35次航行将于次日10:00再度起航。 据介绍,今年“蛟龙号”将分三个航段在西北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富钴结壳勘探区(第一航段)和西南印度洋大洋协会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区(第二、三航段)开展下潜及常规调查作业。本航次海上实践共计约160天。 此航次任务,不仅要开展资源调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调查,而且还肩负着培养操作维护人、培养潜航员的责任。同时,还要开展南京世界青年奥运会的火炬水下传递。 揭秘 “蛟龙号”长只有8.2米、宽3米、高3.4米,其外形看起来就像一台“水泥搅拌罐”。不过与其娇小的外形相比较起来,它空重不超过22吨,最大荷载是240公斤,其最大速度每小时25海里,巡航每小时1海里。 昨日,东南快报记者在福州104国道马尾亭江段的东海救助局福州基地码头见到了“蛟龙号”,几个工作人员正忙着清洁“蛟龙号”表面,这既是为今日与公众见面作准备,也是为其再次出海作准备。 |
相关阅读:
- [ 07-02]“蛟龙”号3日亮相福州 市民可登船参观
- [ 07-02]“蛟龙”号“驾临”榕城 明日与市民近距离见面
- [ 06-09]探秘:我国海洋科技“蛟龙”号已成为海洋装备代言人
- [ 05-02]中国“蛟龙”号随时待命准备出发搜寻MH370
- [ 05-07]国家深海基地年底竣工 蛟龙号今年将两次出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