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名公交反恐安全员昨正式上岗 遍布213辆公交
2014-07-02 06:54:50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一名队员在公交车上检查 东快讯(记者张婷婷)昨日,福州市公交行业首次配备的622名反恐安全员正式上岗,在福州市区涉及的213辆公交车、8条公交线路和13个公交首末站,以及20个公交停车场巡逻,盯防可疑人员,保障福州市民公交出行安全。 昨日下午3时许,东南快报记者登上20路公交车,前往福州北站。一上车,就见到了身着保安制服、佩戴着写有“安全员”字样红袖章的安全员林龙进。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林龙进不断地在车厢内巡逻,关注车辆内状况,同时,帮助乘客挪动占据过道两旁的行李。林龙进说,“今天早上5点开始跟车来回行驶,现在已经是第四趟了。” 东南快报记者注意到,林龙进身上佩戴了一根可伸缩的警棍和一瓶辣椒水喷雾器。林龙进介绍,他们的主要工作是防火防爆和防小偷,同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帮忙处理紧急情况。配备的设备有助于他们尽快及时地第一手处理紧急情况,再联系警方协作。 当车辆行驶到车站停靠点时,林龙进有时会到前面观看市民的上车情况,引导市民按秩序上车;有时到后下车门查看,“主要是通过乘客的神态来判断是否为可疑人员,有问题的可疑分子神态会有些不自然,这些人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当车辆到达福州火车站公交枢纽站时,东南快报记者看到,车站内也有不少手持警用钢叉的安保人员在维护现场秩序。 “大约从每天早上4点多开始,工作到晚上11点多,周末也要轮流上岗。”在保安公司已有六年从业经验的李志鹏说,在公交场站主要是查堵将易燃易爆品带上车,严防恐怖分子利用公交工具作案,“携带易燃易爆品的可疑分子有时会从后车门上车,公交车司机不容易发现,而这些人就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据介绍,这批反恐安全员是根据市政府的安排,公交公司与保安公司签订用人协议,由保安公司派出业务能力较强的保安,经训练后统一派驻。福州市政府将在试行一段时间后,根据实际情况择机在其他线路推广。 揭秘 公交反恐安全员如何炼成 拥有阳光正派形象熟悉辨认各类易燃易爆物品 □东快记者张婷婷/文柳涛/图 身着制服,手持警棍,从昨日开始,这批着装统一的公交反恐安全员将在公交车上与福州市民零距离接触。那么,要有哪些条件才能入选公交反恐安全员?这些安全员是如何用“火眼金睛”辨认出车上的扒手?又是如何发现乘客行李箱中有易燃易爆物品呢? 对此,东南快报记者独家揭秘这批公交反恐安全员是如何炼成的。 形象要求:阳光正派拥有安保经验 昨日,在福州火车站公交枢纽站,东南快报记者注意到,这批公交反恐安全人员都穿着统一的保安制服,同时配备警棍、喷雾器等装备,显得威武严肃。 “我们公司在20路公交车上配备了60名安全员。”负责培训此次公交反恐安保人员的精武特卫(福建)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业务部肖经理介绍,此次招聘的反恐安全员,首先要求年龄在25岁到45岁之间,拥有安保经验,“这次选用的人选其中有20%是退伍军人,剩余的均为长期从事安保工作的保安人员。” 肖经理介绍,除了年龄与经验要求外,选用者必须形象佳,不能有文身,不能剃头,“这批反恐安全员,要求具有阳光正派的形象,让市民既感到有一定的震慑力,又不会给人惧怕远离的感觉。” 对于部分市民反映的希望反恐安全员着便衣的情况,安全员黄回军认为,统一的制服会给人很明显的身份特征,能够给企图犯罪的人以震慑,“起到保护市民安全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让不法分子不敢犯罪我们就成功了。” 业务培训:肉眼辨认易燃易爆物品 据了解,在培训时,这批反恐安全员还请来了原福州公安系统反扒大队队长进行公交车上反扒手艺经验的独家传授。 “每天通过看视频、讲解案例的方式,提醒安全员哪些是公交车上的可疑扒手分子。”肖经理说,首先,扒手的作案时间、作案方式和惯有的装备,“小偷在站台上“蹲点”的时候有些规律可寻。三五个人分散在站台上,眼睛一直盯着其他人的背包。在车上乘客少的情况下,跟着从站台挤到车门但不会直接上车。” 除了接受这一系列的理论传授外,安全员更是进行实战演练,“每天跟着车出行,两天过后,一般就可以辨认出车上的固定人员。” 肖经理介绍,在培训时,他们将各类汽油、柴油、硫酸进行伪装,让安全员能在一次次的考核中辨认出来。 “同时,如果有乘客故意推挤到后车门,且手上提着较多瓶瓶罐罐,就极有可能是可疑分子。”肖经理说,对他们来说,用肉眼辨认易燃易爆品是个极大的挑战。 |
相关阅读:
- [ 07-01]福州622名反恐安全员上岗 今日起陪你坐公交
- [ 05-23]社区公交延伸至街头巷尾 社区单车出行方便又安全
- [ 04-28]五一将至 福州琯头海事排查“水上公交”安全隐患
- [ 04-16]公交司机穿高跟鞋开车 营达公交:存安全隐患
- [ 04-16]福州8路公交司机穿高跟鞋开车 营达公交:存安全隐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