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乳名”流行全国 各地网友神接力
2014-06-13 08:04:51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东南快报:李念的女儿叫小酸奶,杨幂的女儿叫小糯米。最近微博上兴起学明星用食物给孩子取小名,全国各地网友神接力,玩出“舌尖乳名”系列,进入高潮状态,从东北到福州再到广东,各个城市都有了自己的版本。看完这些版本,真的要笑抽了。 福州妈妈欢乐晒“舌尖乳名” “小鱼丸真的有人叫!我儿子的幼儿园小班,就有两个孩子叫小鱼丸,都是女孩子。”福州网友“阳阳妈”说,还有网友列举,“10后”的乳名可以集成一部“舌尖上的乳名”。 问起为啥给孩子取食物的名字?福州妈妈们说法不一。网友“心口难开”说:“怀孕的时候肚子大得像个西瓜,老公自然而然地说里面怀个小西瓜,生下来的时候已经叫顺嘴了!”网友“小碗”说:“怀孕初期爱喝酸奶,就叫小酸奶了!”网友“秋秋”说:“闺女属马,马爱吃黄豆、大米之类的,就叫米米了,寓意她将来吃得好。”不少福州的网友表示:那些微信朋友圈里晒孩子的人中,总有那么两三个孩子以食物命名。 “舌尖系”乳名起源于明星 “舌尖系”乳名,起源于明星,但明星们对于孩子的乳名,却并非单纯图“可爱”。陈慧琳刚生完宝宝受访时,形容孩子的下巴很像虾饺,第二天媒体刊登出来孩子的名字就成了“虾饺仔”。小儿子是龙年生的,她干脆给他起名叫“小笼包”。 同样以小吃为名的还有朱茵,2012年她产下一女,发微博报喜说:“好靓的新鲜出炉的叉烧包。”而蔡少芬也给小女儿取了小名叫“包子”,大女儿的小名则叫“汤圆”。吴尊的女儿“neinei”,因为她喜欢喝奶。姚晨丈夫曹郁被朋友昵称“土豆”,他们的儿子自然就叫“小土豆”。 全国各地网友接力“舌尖乳名” 从杨幂公布孩子叫“小糯米”那天起,网友们玩“舌尖乳名”系列,进入高潮状态,从东北到广东,各个城市都有了自己的版本。 福州版 满大街都能听见妈妈唤孩子:“锅边糊,快跟荔枝肉回家写作业!我怎么跟你说的?不要再跟小鱼丸玩了,都学坏了,人家虾干饼都和肉燕皮是好朋友了!葱肉饼,看到佛跳墙了吗?对了我叫原味鸡,如果你还记得的话。 东北版 满大街都能听见妈妈唤孩子:黏豆包,快和呼土豆回家吃大馇粥啦!大麻花我咋跟你说的?不要再跟油炸糕一块玩了,都该学坏了,人家鸡蛋糕都和蘸酱菜是好朋友了!烧茄子~你妈叫你回家吃饭~对了,看见猪肉炖粉条了么? 太原版 满大街都能听见妈妈唤孩子:碗秃子快和羊杂割回家吃饺子嘞!小酥肉不要和大肘花呆一块玩,越学越坏了!头脑和帽盒子是好兄弟了!老豆腐你妈叫你回家开饭了!看见俺家丸子汤了么! 贵阳版 仿佛满大街听见娃娃家妈喊:洋玉粑和米豆腐快回家吃洋芋,丝娃娃不要和鸭脖子玩了!豆腐果你妈喊你回家吃豆腐圆子!油炸粑,你的酸辣烫还没吃完就和脆哨憨玩,你信不信老子打死你!酸萝卜,你看到我们家素粉没? 杭州版 若干年后你会听到这样的对话。A:“宋嫂,你家鱼羹呢?”B:“甭提了,跟茶香鸡跑了!”A:“啊!赶紧把他找回来。上周片儿川刚被这只鸡骗了处。”B:“我才不找呢。今晚我就找老鸭煲去。谁敢欺负我干炸响铃,我立马让老头油爆虾做掉他。” 上海版 满大街听见妈妈唤孩子:桑鸡,快跟古贴回去做作业!我哪能跟侬港啊?覅再跟小笼包白相了,慢叫卧瓦特,宁嘎茶叶蛋跟豆无花才是好小宁!粢饭糕,你妈叫侬回去切饭!对了,看到大饼油条了伐? 乳名反映时代特征 “舌尖上的乳名”跟“舌尖上的中国”有关 “舌尖乳名”系列的流行,引发了网友热烈讨论。网友“晶晶”是80后,她说小时候,他爷爷辈的乳名叫“猫儿”“狗儿”之类的,那时候医疗条件差,希望孩子跟猫狗一样好养活。奶奶辈的小名叫“招弟”,“停住”,招弟是想要个弟弟,停住的意思是父母生太多孩子了,希望就此打住。到了“晶晶”爸爸这一辈,乳名跟学名多数一样,女生叫“红霞”,“慧英”,“丹丹”,男生叫“建国”,“卫红”。到了跟他们同时代的人,兴起给孩子起个“洋名”:“丽娜”,“佳佳”“姗姗”等名字也在流行。90后男生“昊天”说,他出生时电影《泰坦尼克号》正在全球流行,班上好多人取名跟电影中的男女主角一样,叫“柔丝”(rose),“杰克”(Jack)。他推测“舌尖上的乳名”系列跟“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的流行,有很大关系。 东快记者孔丽 |
相关阅读:
- [ 03-11]艺人有趣乳名:吴尊被叫“屁股”好多年
- [ 11-04]陕西新生大熊猫乳名确定为“秦秦”“安安”
- [ 10-09]逾5万人为大熊猫宝宝取名 乳名“圆仔”暂居首
- [ 09-23]丫头,留下来吧!——工作第一天 我的乳名叫泥鳅
- [ 09-16]赠台熊猫宝宝网络征名 乳名“圆仔”呼声最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