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民生 > 正文

永泰6名残疾人办“自强”养殖场 残联助协调资金

2014-04-24 11:15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州新闻网讯 23日11时许,小雨初歇。永泰县清凉镇古岸村江贝自然村后山梯田上,小草翠绿鲜嫩,五六十头山羊正欢快地吃着青草。这些羊的主人,是6名残疾人。他们希望通过经营“自强种养殖场”,带动更多残疾人自主创业。23日,记者跟随永泰县残联工作人员来到这里,了解到他们的创业故事。

残疾人抱团养羊

这6名残疾人,大多是听力、肢体残疾人,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41岁。永泰城峰镇汤洋村村民卓信光是6人中年龄最小的。20岁那年,他在一家机砖厂打工,左腿下肢膝关节以下部位不慎被搅拌机吞噬。不幸的遭遇,没让卓信光低头。干不了重的体力活,装上假肢的他养起了本地山羊,最多时养了40多只。

2012年上半年,因建设改造需要,卓信光的羊圈被拆除,他将20多只羊陆续卖掉,只剩下5只。

“再找个地方养羊,我们一起养。”去年的一天,63岁的县残联退休干部陈钢找到卓信光。陈钢是一名听力残疾人,助听器不离耳。随后,陈钢找来清凉镇的另外几名残疾人商讨养羊的事。

养羊,去哪儿养?陈钢想起了清凉镇古岸村江贝自然村的听力残疾人叶忠忠。叶忠忠一家三口都是残疾人,虽然政府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还帮他们修了房子,但他们的经济状况依然不好,仍居住在偏远的山区。陈钢觉得,叶忠忠住的地方是放养山羊的好地方。

很快,清凉镇古岸村的听力残疾人叶国辉、城峰镇龙峰村的肢体残疾人郑依纯以及与卓信光同村的卓美昌也加入到养羊队伍中来。“我们虽然是残疾人,但我们要自强不息。”这6名残疾人决定合伙养羊,并将养殖场取名为“自强种养殖场”。

县残联帮助协调资金

记者23日从山脚下步行20多分钟,来到位于半山腰的养殖场。一个用木板搭建、120平方米羊圈,被隔成十多个小羊圈,分别关着小羊、母羊和公羊。记者数了数,共58只。

卓信光告诉记者,这种羊叫猫仔羊,是本地品种,因肉质鲜美很受市场欢迎。宰杀好的羊肉每公斤200元,整只卖每公斤140元。

“要是没有政府帮助,养羊很难坚持下来。”卓信光说,去年9月,工商、税务部门听说6名残疾人要养羊,及时为他们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在资金、技术方面给予他们支持。

去年下半年,他们发现,出生没多久的羊羔经常大叫,而且不吃东西,没过两三天就死了。一周内,先后死了6只羊羔。卓信光起初以为是肠胃炎,但羊羔服用相关药物后,但效果不佳,小羊不断死去。该县农业局畜牧养殖专家陈文寿听说此事后,主动找上门,终于帮他们找到了病因。

半年时间死了10多只羊,让刚刚起步的养殖场“大伤元气”。听说这一消息后,县残联积极帮扶。该县残联理事长史瑜帮他们申请到了残疾人小额扶贫贷款资金2万元。当地乡亲听说他们的创业故事后,主动将土地让出来给他们种草养羊,目前种草面积已达50余亩。

今年初,他们卖了9只羊,赚了近万元。卓信光说:“我们想扩大养殖规模,让人们看到残疾人自强自立的一面,从而带动更多残疾人自主创业、自力更生。”

(福州日报记者 张铁国 文/摄 通讯员 董扬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