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科教文化 > 正文

“翻跟斗亲亲”模仿热火爆 千万别把小伙伴玩坏了

2014-04-22 07:57  林佳丽黄淑萍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翻跟斗亲亲”步骤1

  “翻跟斗亲亲”步骤2

  “翻跟斗亲亲”步骤3

@东南快报:最近流行的一种接吻新玩法,你知道吗?近日,微博上兴起“翻跟头亲亲”模仿热潮,网友纷纷晒出自己做这个动作的动态图,各种版本,一时间,全民“翻跟斗”。但因体力不强、方法不当、搞恶作剧而导致受伤的也有很多。专家提醒,该动作难度较高,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身体伤害甚至瘫痪,请不要轻易尝试。

“翻跟斗”动作要两人配合

“翻跟斗亲亲”最早是在国外网络上走红,国内最早是在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这个动作要两人配合,两人面对面站立,被翻的一方将头埋在对方的大腿中间,然后一人将另外一人翻转过来面对面。

引来全民“翻跟斗”

最早是情侣间做这个动作,结束动作是接吻。很多情侣做该动作都成功了,接着,许多男同学、女同学之间也开始玩这个游戏,大家纷纷把动态图发上微博。这股热潮接着吹进许多家庭,很多家庭成员也模仿“翻跟斗亲亲”,如老公带着老婆翻,妈妈带着孩子翻,甚至有人带着宠物猫翻。还有民警都跟着翻,微博认证为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民警的网友,前日发了一张两位警察玩“翻跟斗亲亲”的动态图,动作很利落,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被转了3200多次。一时间,全民“翻跟斗”。

  悲催版

模仿游戏有风险 有人栽倒伤颈椎

悲催版

网友“康康的第二个字读作爷”和网友“咪咕只是一条鱼”就发微博称自己翻跟斗没成功,栽到地上磕出了大包,还告诫大家“不作死就不会死”。更为严重的是,人人网上一位中学生刘太宁因为动作没做到位,误伤颈椎,都进医院了,还戴着医用护颈套在治疗。

情侣版

年轻情侣是“翻跟斗亲亲”的主力,他们的动作以接吻收尾。在学生群体中流行开来后,家庭夫妇也加入这个游戏中。

朋友版

两个男生或两个女生玩这个游戏,也有很多人玩,但女生一起玩,失败率很高,因为女生力气小。

恶搞版

还有人和宠物猫宠物狗玩,甚至将布偶公仔拿来翻。

专业版

有的是专业的京剧演员或体操运动员,他们把这个动作更加复杂化和专业化,如先侧空翻两周再做“翻跟斗亲亲”。

专家说法

健身教练:难度接近体操水平,请勿模仿

健身教练林某建议,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难度挺高,被翻的人上半身需要在空中做180度旋转,下半身要做360度旋转,体操运动员和杂技演员可以轻松完成,但对普通人来说,协调得不好,可能造成严重伤害。这个动作需要极强的臂力、腕力、腰腹及背部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否则极有可能伤及颈椎、腰椎和头部,手部动作没有衔接上,翻的人会被踹得鼻青脸肿,被翻的人可能撞至昏迷。

体育舞蹈老师:此动作不雅,难度系数高

福州资深体育舞蹈教师万百城认为,这个动作难度系数较高,体育舞蹈运动员会用到类似的动作,但对普通人来说,这个动作不雅观,也没有锻炼的必要,“我们平时的舞蹈教学中,是很少教这么高难度的动作的。尤其是对未成年人来说,万一伤到头部和颈椎,有可能造成瘫痪。”

骨科医生:把握不好,手很容易滑脱

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脊柱专科主治医生刘伯龄介绍,该动作如果非专业人士做,把握不好,手很容易滑脱,翻跟斗的人不慎头直接撞地,容易造成肌肉损伤和颈椎骨折等,建议非专业人士不要模仿!

  警察版

  亲子版

网友评论

要玩就得有软海绵垫子

@微博校园:翻跟斗亲亲有风险!玩的时候要有软海绵等垫子,千万别把小伙伴玩坏了。

@华农微博协会微博机构认证:最近流行的一种接吻新玩法。情侣、基友、闺蜜,各种版本!难度系数真的好高!

@山西大同大学微博工作室:那种高难度动作我们看一看就好了,其实就和普通的亲亲感觉是一样的嘛。

@锦城青年微博机构认证:不要用生命秀恩爱喔!

本报记者林佳丽黄淑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