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学院学生当"侦探" 发现学生街水果摊"跑秤"普遍
2014-03-17 07:22 叶佐温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东南快报:江夏学院校外学生街路边水果摊,8两算一斤,成学生一大烦恼。这不,学生当“侦探”,收集摊贩缺斤少两证据,自主维权,也引起学校关注,学校表示,学校将与学生街所在村委会协商,建立规范机制。 学生调查:水果摊贩缺斤短两严重 在学生街买东西,总感觉缺斤少两,又没证据,怎么办?近日,福建江夏学院新闻中心几名学生对学生街的11家商贩进行实地调查,并与学校超市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四家路边水果摊存在缺斤少两的问题,并将调查情况,发上微博,引起网友哗然。 据新闻中心部长李同学说,这次调查是在3月8日下午进行的,当时她和部门几个人,分别到学生街11家商贩那里购买少许商品,类型有甜品店、鸭爪店、水果摊等,然后送到质监局有关部门过秤,发现这11家只有7家是合格的,而剩下4家存在蒙骗消费者的行为。趁着这次3·15维权日,他们赶紧发出来,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记者看到,在他们制作的表格中,标注绿色和黄色的是符合标准的表格,在标准度(以一斤为标准)中,有的秤刚好达到标准,有的秤略微少,而有的则多出标准。在表示水果摊的红色格子中,则出现严重的缺斤少两,标准度最高的只有0.84(即0.84斤当一斤的重量卖),最低的则是0.68。 学院态度:将协商建立规范机制 这样的结果令他们惊讶,不少学生看后也大呼受骗。金融学院的陈同学就说,因为学校超市水果单价比外面贵,她们宿舍经常到外面买水果,没想到,学生街水果摊的秤都缺斤少两。 不过也有同学对摊贩行为表示无奈。会计学院大一的庄同学就说,平时吃水果比较多,感觉缺斤少两的情况比较普遍,但单价比学校便宜,所以应该没什么差别吧,还有,主要是想维权也不知道怎么投诉。 为此,记者也咨询了江夏学院校团委陈钊老师。他说,学生有维权的法律意识,本身是一件好事,调查情况出来后,也引起学校重视,由于学生街路边摊流动性大,学校将在近期与学生街所在村委会协商,制定相应的规则,建立长效的规范机制进行管理,维护学生权益。 本报记者叶佐温/文图由受访者提供 |
相关阅读:
- [ 12-02]江夏学院上演人体象棋大战 真人“车马炮”下象棋
- [ 08-05]中国人民大学与江夏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
- [ 07-05]省人口计生委在江夏学院举办《青春健康》专题讲座
- [ 07-01]福建江夏学院公开招聘29名教师
- [ 05-21]江夏学院大学生带着永春侨中中学生玩摇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