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科教文化 > 正文

雷锋叔叔你在哪? 福州校园已难觅“雷锋”形象

2014-03-04 08:27:53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谈雷锋:

一个典型影响整个社会的时代已经过去

雷锋的出现跟我们国情有关,西方国家是由基督教来支撑其精神道德,我们国家不借助宗教,而是借助政治引领,需要一个载体,载体就是英雄模范。我们国家出了一批批的英模,以雷锋最具代表性,他已经“符号”化。

我们的英模是“应时需要”而来的,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个引领主流价值观的标杆。英模就是主流社会借助的诠释某种主流精神的载体。至于是谁,那只是一个载体,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雷锋,还会出现张峰、李峰等等。所以,“雷锋”是时代的产物。

“雷锋”最初出现,主要强调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斗争”痕迹还是很明显。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雷锋越来越被丰富化了。某个社会阶段有了新的价值观就把它融入到雷锋精神中进行诠释,所以现在提倡的“雷锋精神”已经远远不是当初的那个雷锋了,更加丰富化了。

于是你看到,每到道德缺失的时候,雷锋就会出现,就像现在一样,时代还需要把雷锋这个“符号”带出来,可能社会上有很多人比雷锋做得还好,但是没有他这个“符号”影响力大,时代需要他这么个载体。

但是现在校园里边已经没有雷锋像了,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雷锋代表的是主流社会的主流精神,当年到处是“雷锋”那是因为那时我们是个一元的社会,现在是多元的社会,一个典型影响整个社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现在应该正确看待“雷锋”现象,没法去复制“雷锋”,也不应质疑他,而是从他身上发现我们自己的价值追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