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将打造“双杭河坊街” 以柴栏厝式建筑为主
2014-02-25 07:43 本地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本报讯(记者吴静实习生林橄)福州今后将打造一条“双杭河坊街”。记者从福州台江区政府获悉,即将打造的福州河坊街建筑风格不是仿南宋,而是依照福州老式民居,以柴栏厝式建筑为主,并搭配民国风格砖楼进行改造。 据悉,该区将着力打造“双杭河坊街”,结合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同步进行改造。“特别打造一条河坊街的目的,是为塑造有强烈地域特征的商业街区,重现台江特有的商业历史风貌。”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方向将以连排小规模店铺为主。 改造以柴栏厝式建筑为主 据悉,双杭河坊街的改造范围,将从东起利嘉城后的三通路,西接苍霞新城隆平路,全长450米-500米,规划用地总面积5.0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2万平方米。其中,河坊街不会照搬目前杭州河坊街的风格,而是结合福州的文化、建筑等风貌改造。 “本次改造的亮点将是,所有建筑都是以柴栏厝式建筑为主。”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柴栏厝式是福州最老式的民居,其构造简单,木构架,瓦屋面,四周木板为墙,屋为连排式柴楼。平面成矩形,每间面阔3-5米,进深根据地形而定,长短不一,多数建2-3层,楼层高2米左右。底层临街,常作为铺店营业,后面做厨房兼饭厅。楼层作居屋,开设小阳台晾晒衣服,夏天乘凉。 该负责人还表示,为借助三捷河打造水上旅游线路,将在街区布置临水旅游休闲、酒吧、咖啡、茶座等旅游商业服务。 连排小店设置搭配民国风格砖楼 改造项目方案中,河坊街将街区设置成以连排小规模店铺为主,并搭配民国风格砖楼。 相关负责人介绍,连排小店的设计风格是由于最老式的福州民居就是一户占一开间,几户、十几户并列共建,且底层临街均是店面。“现在,为恢复台江地区历来商贾云集,素负商业“黄金地”、“聚宝盆”之盛名,街区内所有房屋,将不再作为普通居民居住所用,全部设置成对外开放的商铺。”该负责人强调,由于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内,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大部分都是民国期间的建筑,对此为了保留原有的风貌,将零星“插花”民国风格砖楼。 同时,“未来双杭河坊街以商业主的小商铺,要塑造有强烈地域特征的商业街区。其目的就是要重现台江特有的商业历史风貌。”该负责人强调,未来不管是结合旅游项目,还是历史文化街区景象,商业的买卖场景在此处将不会消失。 名词解释 河坊街 最早的河坊街,在吴山脚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属于杭州老城区,旧时,与中山中路相交的“清河坊四拐角”,自民国以来,分别为孔凤春香粉店、宓大昌旱烟、万隆火腿店、张允升帽庄四家各踞一角,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区片。 而现在杭州的南宋河坊街,为杭州历史文化街区,街上最具影响的有胡雪岩故居和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成为此街的一大亮点。 |
相关阅读:
- [ 01-06]省妇联主席慰问小巷总理 双杭搬迁选房号
- [ 12-16]双杭最后的常驻 三张全家福 姐姐的水袖
- [ 10-30]即将遗失老福州 有人欢喜有人愁 双杭的街巷里弄
- [ 10-25]福州三捷河沿岸将变身双杭河坊街 建商业休闲步行街
- [ 10-23]关注福州双杭动迁 下杭路老字号手工藤艺面临绝版
- [ 10-20]164张明信片留住双杭“福州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