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区新秀社区内,邻里们正在欢快地跳舞。 东南网2月14日报道(福建日报 黄云峰 廖国英 丁凌风 林楠文/图) 大红灯笼挂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悦耳的歌声唱出来…… 春节期间,走进福州市晋安区新秀社区,处处都能感受到洋溢在空气中的欢乐气氛。“为了欢度新春佳节,社区举办了一场大型文艺晚会。”社区书记卢霞笑着说。社区成立还不到一年,文艺晚会已经办了四场,不仅融洽了邻里关系,还推动了社区工作的开展。 “都市居民缺乏交流,并不都是人情冷漠所致,更多的是因为缺乏组织,或者内心羞涩,难有行动。”卢霞说,社区根据自身特点引导居民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很管用。 “近邻屋”里欢笑多 来到紫新新村,一排橘红色平房格外显眼。屋内,一片欢歌笑语,一大群居民正在聊天打牌。 “下午去马尾买鱼吧?”“好啊好啊,一起去。” …… “这是我们新设的‘近邻屋’。”紫新社区党支部书记林丽珍介绍说。 紫新新村是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小区。过去,由于公共设施老化,乱倒垃圾、乱贴乱晒等现象严重。 “我们小区居民都是拆迁安置户,过去并不是很熟,见了面顶多就是点个头打个招呼。”居民郑美英说。 2013年,福州市大规模联合改造无物业小区,紫新新村焕然一新:路面硬化平整了,污水管网疏通了,绿化品种丰富了。 “近邻屋”正是在这个时间点成立的。“小区改造后,社区有了一些空房子。居民们建议加强小区管理,我们趁热打铁,成立‘近邻屋’。”林丽珍说。 “近邻屋”的出现,让小区居民有了交往平台。屋内有报纸、电视、健身器材等设备。在工作人员的策划下,原先交情淡漠的居民们慢慢地聚到了一起,小区里的人情味也越来越浓。 “‘近邻屋’让我们有了活动、交流的地方,在这里不仅能聊聊家长里短、反映问题,还能分享日常购物优惠等的生活信息等。”郑美英说。 让老人走出孤独 与紫新社区相比,位于新店镇的新秀社区是个不折不扣的新社区。 “社区成立才半年时间,大部分居民来自全省各地,之前谁都不认识谁。”社区书记卢霞说。在新社区,营造融洽的邻里关系尤为必要。如果开好了头,万事都顺。否则,就可能造成居民们老死不相往来的不利局面。 令人高兴的是,记者刚刚走进新秀社区,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邻里温情扑面而来。在小区的会议室内,64岁的张宏老人正在指挥一群老年人练习合唱。 “社区提供场地、组织老年人协会,我们早就很熟悉了。”张宏笑着说。 社区刚成立的时候,情况可不是这样。张宏说,自己原先在南平工作,刚来福州时只能待在家里,或者大街小巷乱逛。小区内谁都不认识谁,想组织跳个广场舞,也不好意思开口。 新秀社区刚成立时,就对社区居民情况做了调查,发现社区老年人比例大,很多是跟随子女从外地来福州定居,他们人生地不熟,内心孤独又渴望集体活动。针对这一情况,社区成立老年人协会。 “现在我们不仅有合唱队,还有舞蹈队、秧歌队、柔力球队,活动丰富多彩。”张宏说,通过互动,大家自然而然就熟了,以后要组织活动就更容易了。 下一步,新秀社区准备在晋安区妇联的帮助下,争取更多的活动经费,建一个居民活动中心。 共谱社区和谐曲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现在租住在社区里的外来人口也越来越多。在福州茶会社区内,有单位宿舍、居民自购房、政府安置房,居民素质参差不齐。 “营造良好氛围,我们的法宝是细致服务。”社区主任高文秀表示,长期以来,社区就践行“纠纷调解到家、就业安置到家、新迁居民走访到家、低保人员帮扶到家、重病患者慰问到家、两劳释放人员帮教到家”的理念。这些服务温暖了居民心,赢得了居民信赖。 居民庞建新楼上邻居章某的孩子患有智力障碍,常常制造各种噪音,每天清晨四五点,老庞家的天花板就开始“咚咚”作响,时强时弱,有时半夜也不得安宁。 无奈之下,老庞找到楼上邻居,强烈要求对孩子多加约束。可对方表示自己也要上班,无暇顾及,两家关系逐渐恶化。 工作人员组织社区居民上门调解,但收效甚微。最后,社区请来了晋安区司法局、环保局的相关人员和福兴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对章某教育开导。最后,章某同意尽快搬到另一住处,并感谢老庞夫妇多年的包容,双方握手言和。 调解纠纷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个方面。据介绍,社区在了解到下岗职工多、农民工多,特别是困难群体中的中年人和妇女就业困难这一现状后,积极联系辖区内企业进社区招聘,解决了80多名困难居民的就业问题。 “社区工作无小事,只要拓宽思路,善于化解细小问题,和谐社区就不难构建。”高文秀说。 |
相关阅读:
- [ 02-11]福建福彩新春慰问社区困难群众
- [ 01-27]福州龙峰社区立面改造完成 新年“彩妆”亮相
- [ 01-26]文明社区行深受欢迎 自发组织参与让市民唱主角
- [ 01-24]社区保洁员15年来首次回家过年 居民买礼物送他
- [ 01-22]福清微信公众政务平台 二维码扫一扫掌握社区事
- [ 01-21]福州社区银行大举跑马圈地 比正常网点下班时间迟
- [ 01-21]节前加速布局 福州多家银行抢滩社区银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