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小费”难打的 打车软件催生甩客乱象
2014-02-13 07:25 杨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资料图 东南网2月13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杨阳 实习生 郑靓) 关注理由 “打车软件便利了会用软件的人,但是对我们不会用手机软件的人来说,打车更加难了。”昨天,本报关于打车软件催生甩客等乱象的新闻刊发后,多位市民向本报反映,如果在打车软件中增加“小费”,接活的的士就比较多,而如果没有附加“小费”或者直接在街边拦车,那么打车并不容易。 乘客加了“小费”常有的哥抢单 所谓“小费”功能,指的是在“快的”和“滴滴”等打车软件中的一项功能,在乘客发起打车需求时,可以设置5元至20元不等的额外“小费”给的哥。而福州多位市民称,这导致了不少的哥“挑客”,主动提出加“小费”的乘客经常有的哥“抢单”,而没有主动提出给“小费”的乘客和直接在路边招手叫车的乘客处于弱势地位。 对于市民反映的问题,本报记者分成两组,于昨天下午1点半非高峰期,分别从福州华屏路打车体验。一路记者通过“快的打车”软件在屏东城叫车前往五一南路,并没有主动加“小费”,在2分多钟的等待时间内,没有一辆的士接单。而后记者选择了加付10元“小费”,30秒不到,便立即有的哥接单。的士到来后,记者看到,这辆的士的“有客”标识被盖住,的哥李师傅告诉记者,他是专程前来的,为了在途中不载客,特意将标识盖住。 同一时间,另一路记者也在华屏路同一地点招手叫车,在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只有三辆出租标识亮着的的士经过,其中一辆的士虽然标识亮着,但是里面已经有乘客,的哥表示,他要去北大路接一单通过打车软件接到的订单,如果顺路可以将记者带走;而另一辆的士的司机则表示,他要去宝龙附近,记者提出通过打车软件加20元“小费”给他,他表示可以考虑载记者前往五一南路。 不会用打车软件中老年人打车难 虽然记者做的随机小调查并不能代表打车软件的“小费”功能影响了正常的的士市场,但是多位的哥对记者表示,“小费”确实能够左右他们的接单意愿。 的哥李师傅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乘客加5到10元的“小费”,而的哥正好在附近,那么的哥肯定会接单,从而放弃没有加“小费”的订单和路上的招手乘客,而在高峰期或拥堵路段,如果不加20元“小费”的订单,是没人会接的。李师傅还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排队没加“小费”的8单呼叫,并称不打算接这些单。另外一位的哥林师傅告诉记者,他也觉得“小费”的做法让不少中老年乘客更难打的了,但是在利益面前,他们还是会选择出钱更多的乘客。 支付“小费”通常被认为是乘客的自愿行为,它的存在是否合理呢?市民林小姐认为,“小费”功能让的哥“隐性挑客”,让叫车变得更难,从而又加剧了加“小费”的风气,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她认为“小费”功能应该取消。而市民吴先生表示,支付“小费”是乘客的自愿行为,为了先叫到车,加点“小费”也是合理的。 部门:计价器外的任何费用都是违规的 那么,“小费”功能是否合法呢?福建远东大成律师事务所王征全律师认为,商家为了营销,对的哥和乘客进行“补贴”的手段无可厚非,但是按照《价格法》规定,出租车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商品,应依照政府指导价,不可任意上下浮动,更不是乘客自愿就可改变价格规则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已经有多个城市制定相关规定,对打车软件的“小费”功能进行限制,为了维护市场公平,深圳、广州等城市禁止打车软件中设置“小费”功能,而记者看到,“滴滴”等打车软件中,如果市民的出发地是在广州或深圳,是没有“小费”这一选项的。而北京也规定,禁止设置“小费”,但是打车软件可以收取5元的功能使用费,因此在打车软件中,北京出发的订单,加价幅度最高为5元。 对此,福州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福州目前没有对打车软件的“小费”功能进行具体的规定,但是按照现行的法规,除计价器之外的任何费用都是违规的。 □他山之石 台湾的士行业自建打车软件 台北市的打车环境是被公认为全球最方便的之一。由于台湾的出租车大多为个体经营,记者采访了台湾最大的出租车联盟——台湾大车队企划部的黄经理,他表示,台湾大车队早在多年前就开始研发自己的打车软件,目前下载量有数十万,打车软件并没有任何小费,从而保证了市场的公平,而呼叫中心将订单分派给离乘客最近的的哥,从而也避免了的哥“挑客”。对于的哥而言,打车软件合理派遣订单,避免了的士在路面上空跑增加成本,而对乘客而言,更好的服务会吸引乘客优先选择台湾大车队叫车,是双赢的结果。 |
相关阅读:
- [ 02-11]打车软件烧钱大战降温 嘀嘀打车奖励降至5元
- [ 02-10]打车软件普及路边打车越来越难 拒载或更加严重
- [ 02-10]厦门打车软件普及路边打车越来越难 拒载或更加严重
- [ 02-10]嘀嘀今起返现减半 打车软件高补贴烧钱竞赛降温
- [ 02-08]打车软件每单返10元 福州打车7公里只需2块钱?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