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讯 西芹炒木耳、家常酿豆腐、农家小炒肉、凉拌小黄瓜,再把昨天没吃完的鸡汤热一热,清爽可口的“四菜一汤”端上桌,仓山城门镇璧头村的村民吴孔英一家老小围坐在家中,吃着颇具特色的农家饭。 “整几个爽口菜,不仅吃得舒服,更有益身体健康。”吴孔英笑着对记者说,按照村里过年摆“村酒”的习俗,往年家家户户春节期间都要摆上几桌,一大桌子鸡鸭鱼肉,吃不完就倒掉,实在太浪费。今年我们响应村里倡俭抑奢的号召,不讲排场,节俭过大年。 大红的灯笼挂起来、喜庆的春联贴起来、热腾腾的团圆饭烧起来;看不见推杯换盏、猜拳打牌的景象,也听不见此起彼伏的爆竹声……记者昨日走访璧头村发现,这里的村民告别了过年爱面子、讲排场、搞攀比的旧习俗,兴起了崇俭抑奢的过年新风尚。 而在往年的璧头村,春节期间吃剩菜剩饭那是忌讳,不给人送礼那是“不讲礼数”,不摆酒请客那是“没面子”。吴孔英说,以前喜欢过年又最怕过年。春节期间,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了,各家的日子过得怎么样,都要比一比。比什么,无非就是看谁家的年货买得齐、红包包得多、摆酒摆得阔、送礼送得重。一算下来,自家过年没花个三五万根本下不来,而与家人好友吃顿饭、聊聊天的时间却不多,时间精力全花在迎来送往上了。今年过年,家里的年货都是按需要买的,送礼“礼轻情意重”,偶尔约上几个亲朋好友家里小聚,请他们喝自家酿的米酒、种的蔬菜、养的鸡鸭,省钱又健康。“今年这个年,过得真省心。”吴孔英感慨地说。 往年春节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的鞭炮声,在今年的璧头村少了很多,各种大型烟花更是不见踪影。“我觉得这样挺好,不浪费钱,又保护了环境。”村民吴谋钻大爷春节期间义务帮村民写春联。他告诉记者,过去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花上几百上千元的钱买鞭炮、放烟花。现在大家都知道少放鞭炮能够减轻空气污染、保护环境,挂一对灯笼、贴一副春联,同样喜庆,耳根子也清静了许多。 说起过年村里的变化,村委会主任陈依妹特别有感触。她说,这几年,村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受不良习俗的影响,不少村民一到过年就相互攀比、讲排场、比阔气。年货不管需不需要都要买,请客无论对象是谁都要请,送礼越送越高端,浪费了村民的大量财力、物力和精力。去年底,全村发出了破除不良习俗倡议后,村里的风气有了很大好转,村民们都倾向用文明的方式过年,自觉抵制奢侈浪费,避免不必要的花销。今年过年,村里也取消了以往的彩旗、鲜花等环境布置,把省下的钱用于慰问村里的困难群众,让他们也能过上温馨的春节。村民还踊跃捐资兴建村老年活动中心、公园、健身场所等。“这样的年才过得更有意义。”陈依妹这样说。 短评:要年味,不要浪费!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在不少百姓的心中,辛苦了一年,这几天就要大大方方花钱、热热闹闹请客、好好享受生活。各种迎来送往,日益功利化,使礼尚往来的传统变味;聚餐大吃大喝,为了撑场面造成舌尖上的浪费,让人心痛。其实,春节的主题是幸福、是亲情、是团圆,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留出来,多陪陪父母孩子,和亲朋好友小聚,一杯清茶,一股温情,节俭将让过年更有年味。别让过年成为一种负担,吃饭吃得舒服就好,送礼表表心意就行,布置体现喜庆就可,让我们共同过一个既时尚温馨又文明节俭的春节。 (福州日报记者黄戎杰) |
相关阅读:
- [ 02-04]湖南洪江古商城春节年味浓 初五祭财神人气旺
- [ 02-04]“庙会”应成“年味”的挖掘机
- [ 02-04]同享冰与火的激情——中国民众在年味中感受冬奥会
- [ 02-04]痴迷面塑十余载 河南男子指尖上的年味(组图)
- [ 02-04]“别样年味、马跃泰宁”民俗大观园活动现场儿童乐
- [ 02-03]天马行空过新年 多变的方式不变的年味
- [ 02-03]时代变迁年味难寻 岁月神偷偷不走人情乡愁
- [ 02-02]没有刺鼻的烟花味才是真“年味儿”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