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政经 > 正文

福州餐饮业“冰火两重天” 高端餐饮营收大幅下滑

2014-01-27 08:46  周锡银 林丹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大众餐饮生意火爆,个别门店排队数小时;高端餐饮营收大幅下滑

  昨日下午不到4点,海底捞门口已经有顾客在排队

东南网1月2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周锡银 林丹 文/图)

核心提示

自前年底以来,福州餐饮业呈冰火两重天格局:大众消费餐饮红火坚挺,高端餐饮则开始放低身段。

转眼春节将至,福州大众消费餐饮和高端餐饮究竟有何变化?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餐馆、酒楼,发现福州的多家大众餐饮门店门庭若市,而高端餐饮则开始降低菜价,丰富菜品,以迎合市场变化。

大众餐饮排队等吃饭不少见

昨日下午3点多,这个远没到饭点的时间,海底捞门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海底捞门迎服务员告诉记者,海底捞从下午4点开始放号码,但很多客人通常提前很早就到了。

据海底捞对外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底捞福州店从2013年9月30日试营业以来,一直都很火爆,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记者在海底捞的菜单上看到,海底捞的火锅锅底从59元到168元不等,除了部分海鲜类是时价外,其他配菜的价格也都是在20到30元左右。当然,海底捞的火爆除了本身定位是大众消费外,还得益于其本身的管理和服务。在门外排队等候时,服务员会端上饮料和小吃,提供棋类让客人打发时间;刚落座,服务员就会递上热毛巾,端来柠檬水;在用餐过程中,服务员还会为客人送上手机保护套和眼镜布,凡是合理的要求,海底捞都会满足。

然而,海底捞、江记火锅等餐饮的火爆是福州大众餐饮业的一个缩影。近日,记者走访万达广场、泰禾广场等商业中心发现,以大众快消为主的商场餐饮店,门店候客依然众多,排队吃饭的人等个半小时进店,并不少见。

高端餐饮推出很多家常菜

相较于火爆的大众消费市场,福州市场上主打高端餐饮的酒楼、会所则冷清了不少。自前年开始,他们开始作出多番调整,不惜降低菜价和人均消费,吸引客源,开始走“家常”路线。

“我们现在推出了很多家常菜,菜价也降低了很多。”仁海艺术馆总经理黄雪雯说。

黄雪雯说,他们原来更多的是做精品菜,但现在走的路子更宽了。现在,店里的人均消费也从400~500元降到了200~300元。

“今年年夜饭没有规定最低消费标准,以前有。”荣誉酒店集团董事副总经理胡东炜告诉记者,从目前部分客人订好的年夜饭的菜单看,价格较去年下降了不少。在大厅消费的年夜饭,不少都是人均一百多元起。而往年荣誉的大厅推荐消费都是人均200元起。从包间消费来看,往年推荐消费为一桌8880元起,今年也降为人均300元起。

接待性为主餐企以转型适应市场

“高端餐饮跟往年相比,营业额下降了很多。”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陈伟杰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眼下的大众消费餐饮业仍在持续增长,而许多高端餐饮下降严重,仍在经历探索和考验,但个别高端餐饮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高端餐饮,跟往年相比,营业额下降了很多。”陈伟杰说,一年多前,中央出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政策,对榕城餐饮行业的影响还在延续,尤其是以接待性为主的餐企,根据相关单位的反馈,公款接待剧降。很多餐饮在2013年一年基本上就是不断在经历镇痛、迷惘和探索。有些企业,已经找到了很多方法来适应,总体来说,已经开始渐渐适应这个市场。

陈伟杰认为,去年的福州餐饮市场已经有比较明显的改观,浪费也有明显的遏制,因此,也给了更多大众消费餐饮发挥的空间,在合理经营的情况下,许多大众餐饮的纯利润大约在营业额的8%左右。

□数据

上月26家餐饮21家收入下降

据我省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系统显示,26家餐饮企业去年12月份经营收入5升21降,合计达1.7亿元,同比下降3.1%。其中:21家宾馆、酒店经营收入同比下降13.4%;3家快餐企业经营收入持续上升,同比上涨8.6%。其中,我省餐饮业的酒类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下明显减少,据我省酒类流通监测系统显示,去年12月份,12家餐饮企业酒类销售额同比下降15.9%,同比跌幅较上月扩大15.3个百分点,其中高度白酒(>40度)的销售额同比下降11.5%,啤酒同比下降22.7%。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