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人卖保险 银行将不能出单 4月1日起执行,针对超65周岁等人群,避免老年人因不知存单、保单的区别而被“忽悠” 东南网1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欧阳进权) 银保渠道一直是销售误导投诉的“重灾区”,老年人则是误导最大的“受害者”。记者昨日获悉,保监会、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规定从4月1日起,商业银行在向65岁以上老人销售保险时,必须由保险公司人工审核之后方可出单。这意味着届时向老人卖保险,银行将不能当场出单了。 老年人常被忽悠 记者从福州多家保险公司得知,目前保险产品在银行销售,通过“银保通”,在银行柜台当场就能打印保险单据,市民可能稀里糊涂就签字了。 而通常被保险忽悠的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文化程度不高,经济实力也一般的人;另一类是老年人。 部分银行代理人员利用中老年人对存单和保单缺乏辨识能力的弱点,混淆存款和保险的区别,“忽悠”老人购买保险。 今后这样做,行不通了。新规要求,对年龄超过65周岁(期缴产品投保人超过60周岁),或年收入低于当地居民人均收入的投保人,商业银行在向其销售保险产品时,不得由自动核保系统出单,保单材料必须转到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核保人员核保后,再出具保险单。 保险公司在核保中,还要对投保产品的适合性、投保信息、签名等情况进行复核。 福州一家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样做将保护老年人的利益。 据介绍,很多老年人在银行买保险,是因为他们相信银行,不会留意理财和存款的区别在哪。一旦这些人要离开银行网点,被带到保险公司营业场所办理业务,他们就会发现办理的并不是普通存款,进而提高警惕性,这样做除了保护消费者,还能减少纠纷。但短期将影响部分银保业绩。 保险人员仍不能驻点 此外,新规并未放松“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的限制。 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提出,保险人员可重新驻点银行,但着装不能与银行工作人员撞衫。 记者获悉,之所以驻点未放开,与担忧误导有关。记者走访福州市场看到,虽然驻点被叫停了,但驻点现象依然存在,不少银行让保险业务员伪装成银行网点的大堂经理,他们有的穿银行员工的往年制服,有的银行还提供工作牌或胸牌,让保险业务员佩戴。如果正好没有多余的工作胸牌,就让保险业务员自己到打印店制作一枚,每枚只需花费十几元。 到银行办业务的市民,看到着装一样的保险人员,往往误以为就是银行工作人员。 之所以银行默认保险公司的人那样做,是因为他们希望赚取保险销售佣金,另外还可以让保险公司的人为他们网点做事。 |
相关阅读:
- [ 01-21]节前加速布局 福州多家银行抢滩社区银行
- [ 01-20]民间资本,下乡淘“金”——福建省村镇银行发展调查(下)
- [ 01-14]年过8旬倔依伯执意汇款 银行职员拦不住无奈报警
- [ 01-10]异地取款收费差别大 股份制银行及城商银行收费更低
- [ 01-09]福建省发放首张海洋专属银行卡
- [ 01-06]“草根银行”,乡间发力——福建村镇银行发展调查(上)
- [ 12-31]见摆设相似 福州七旬依伯错把银行当医院看病
- [ 12-27]福建民营银行“第一枪”生变 三大佬退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