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城建 > 正文

乌龙江大桥昨“体检” 投用42年旧桥患“老年病”

2014-01-15 08:55  陈恭璋 毛朝青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大桥旧事

乌龙江旧桥设计者参与设计南京长江大桥

曾经,清凉山与金牛山隔首相望,滔滔江水自此收缩形成峡口,水深流急,又因临近海口,风大浪高,潮差悬殊,向来视为“天堑”。两边,一边叫峡南,一边叫峡北。那时,从福州到莆仙、闽南的车辆行人,都要靠乌龙江古渡口的轮渡过江。

1970年初,经批准,福建省决定建造乌龙江大桥,当年4月动工,次年9月建成。从此,飞虹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也成为福州南大出口,而乌龙江大桥也成为当时全国最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特大型公路桥。

2011年9月份,本报记者曾经专访过时任大桥工程设计组组长的郭金琼教授,他也曾经参与过南京长江大桥和芜湖长江大桥设计。谈及当时建设大桥的情况,年逾古稀的郭教授记忆犹新。他说,实地考察被视为天堑的乌龙江,大胆采用先进的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技术,主跨达144米,在当时国内同类桥梁中名列第一。工期进展很快,仅用了1年5个月的时间就竣工。

福州市民黄先生提供线索,奖励100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