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科教文化 > 正文

专访吴石将军之子:父亲的一生“忠、善、勤、清”

2014-01-10 09:1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父亲的一生“忠、善、勤、清”

吴石将军之子吴韶成,在河南郑州接受本报独家专访;辛亥、北伐、旅日、抗战……他回顾了父亲“戎马书生”的人生经历

抗战时期身着戎装的吴石

 “戎马书生”吴石,颇有儒将风采

东南网1月1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周德庆 文/图)

关注理由 他官拜国民党中将,却两袖清风,被捕时,特务搜查他家,除了一堆书籍和一根4两重的金条外,别无值钱物。助学、赈灾……他的一生始终都在做善事。

武汉会战、铁血昆仑关……他出谋划策,决胜千里,几次死里逃生,只为了心中的“家国”二字。

本报记者赴郑州,采访了吴石将军的三子吴韶成。“父亲戎马一生,没有给子女留下寸土片瓦,但他的为人、品德、修养和学识,却是子女终生享受不尽的财富。”吴石牺牲60多年后,吴韶成用“忠、善、勤、清”四个字,回顾父亲57年的短暂人生。

一九四九年十月六日,吴石、王碧奎与小儿子的中秋合影,这是吴石与家人在一起的最后影像

共有六男两女四子早逝

吴石和夫人王碧奎女士,一生共有六男两女。他的家庭生活,是上个世纪命运多舛的中国的缩影。长子吴美成,乘轮失事,尸骨无处可寻;次子早殇;抗战期间,四子和五子缺医少药,均遭夭折;而吴石戎马一生,与三子韶成、长女兰成、次女学成和幼子健成,也是聚少离多。

日前,在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的一间套房里,吴石的三子吴韶成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吴韶成,1927年生于北平,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系,退休前为河南省冶金厅总经济师。尽管饱受眼疾的困扰,但对父亲生平的点点滴滴,却还记忆犹新。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吴韶成开始有意地搜集、整理父亲的资料。父亲谜一样的人生经历,逐渐在他的脑海里清晰起来。

被捕时只搜出一堆书和4两金条

记者从权威部门处证实,无论是在故乡福州,还是居住时间最长的南京,吴石从来没有购买过一处房宅。他的住所,不是借亲朋的,便是租的。

“1934年,父亲从日本留学回到南京后,在国民党参谋本部任职,并兼任陆军大学的教官,月薪有1000法币,但他这辈子从来没有钱财的概念。”吴韶成回忆,家中的柴、米、油、盐事,全由母亲打理。

记者查阅史料,法币是国民政府于1935年起在国内发行的法定货币。按当时的市值,一元法币可以兑换银元一元,1000法币的月薪,在当年无疑是高收入。

1950年,吴石被捕后,国民党保密局的特务,仔细搜查了吴石的住所,所有书籍、文件、印章都被收走。令保密局人员大为不解的是,堂堂一个中将,居然如此穷酸,搜遍屋子只有一根4两重的金条。保密局人员嘴里嘀咕着:“那么大的官,真不值得……”

或许是良心发现,当时,特务将黄金留给吴韶成的弟弟妹妹,还说“给你们好好过日子吧”。

“闽人多壮士,激励父亲投笔从戎”

1911年,武昌首义成功,一个月后,福州光复,吴石的内心涌动着一股热血。那一年,他17岁,就读于榕城格致书院(现福州格致中学)。

第二年年初,孙中山号召北伐,吴石毅然放弃学业,加入“北伐学生军”,成为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一员。“父亲投笔从戎,与黄花岗牺牲的七十二烈士有关。”吴韶成说,父亲曾多次教诲:“(我们)闽人多壮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近半是闽人。”

1912年,吴石先入武昌预备役军校,后转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学习。同期800名学生中,有白崇禧、张治中等人,而吴石的学习成绩是第一名,同学称为“吴状元”。

1929年冬,已任福建省军事厅参谋处处长的吴石,再次作出一个异乎寻常的决定——到日本学习军事。“经事愈多,愈感学识不足,遂决心东渡日本陆大求深造。”在自述中,吴石如此解释自己的“弃官求学”。

“昆仑关之役,父亲指导告大捷”

在吴韶成的记忆中,父亲戎马一生,最辉煌和最忙碌的时候,是在八年抗战期间。

“九一八”事变后,吴石整理编成《参二室蓝皮书》。“八一三”后,日军兵力部署及攻击指向,以及番号、编制等,与蓝皮书上的判断几无二致。从此,吴石在军界声名鹊起。武汉会战期间,蒋介石每周召见一次吴石,咨询国事,并“深为嘉许”。

“昆仑关之役,是父亲指导而告大捷的。”吴韶成告诉记者,1939年的广西昆仑关战役,被称为“硬碰硬的血战”,日军是王牌部队——“钢军”第五师团。时任桂林行营参谋处处长的吴石因连夜作战,累瘫了,蚊帐被蜡烛烧着,要不是卫兵及时扑灭,他恐怕要睡死在火海中。

昆仑关一战,日军大败,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喜讯传来,举国欢腾。“昆仑关之役,亦因余之指导而告大捷,杜光庭(杜聿明)即以此一战成名。”吴石在自述中,颇为自豪地写上了这句话。

“影响最深的,是教我尊师重教”

父亲对吴韶成影响最深的,是让他学会了“尊师重教”。1933年到1937年,吴石在南京任职,这也是吴韶成在父亲身边最长的日子。

彼时,吴韶成正在上小学。想起那段和春水一样流畅的日子,他想到最多的却是,“父亲教我一定要尊重老师。”

当时,家里寄居着福州同乡何蕴申。他是吴石的恩师何梅生先生的儿子,也是位留日高材生。“父亲让我拜何蕴申伯伯为师,可惜我太调皮了。”回想当年,吴韶成很后悔。有一回,因为自己的不认真,把老师气哭了。晚上吃饭,母亲开玩笑:“今天真好玩,学生没哭,老师倒先哭了。”

“父亲一听,当时就火冒三丈,呵斥母亲怎能对老师如此不尊重,不能这样惯孩子。随后,父亲又跟我讲了一遍尊师之道。”

吴韶成记得,父亲经常叫他读《孟子》,用福州话高声朗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今,吴韶成觉得很遗憾,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太短,“我是个诗盲,父亲写的很多诗,我现在还一知半解。”

吴石三子吴韶成,在郑州的家中接受记者的独家专访

□对话

“父亲的故事,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87岁高龄的吴韶成,现和老伴寓居在女儿、女婿的家中。记者了解到,吴韶成退休后,一直住在单位分配的房子里,因老房子没有电梯,年龄增大后,才住进了女婿在郑州郊区的套房。

记者:你弟弟和两个妹妹的情况,又是如何?

吴韶成:当年,父亲受命与母亲王碧奎、小妹学成、小弟健成赴台,我和大妹兰成在大陆。父亲牺牲后,母亲也牵连入狱。后经父亲故旧多方营救才被释放,含辛茹苦抚养尚幼的小弟小妹,直到1980年5月才得以移居美国洛杉矶。1982年冬,我和大妹赴美探亲,全家历经32年磨难,终于在异国他乡团聚。1992年,小妹学成从台北来郑州,捧回父亲遗骸。2年后,小弟健成从美国捧回母亲遗骸。之后,父母亲一起安葬在北京郊外的福田公墓。

如今,小妹学成在台湾,妹妹兰成在加拿大,弟弟健成在美国。我们也好久没见了,平时都靠电话保持联系。2014年,是父亲诞辰120周年,如果可能的话,全家人要大团聚一次。他们都过着普通人的平凡生活。

记者:您父亲在遗书中希望儿女保持清廉节俭的家风,这对你们影响大吗?

吴韶成:是的。父亲的遗愿,这么多年,我和弟弟妹妹都做到了。妹妹兰成,通过自己的勤学,成了医生。而学成虽然早早辍学,但帮助母亲一起拉扯大小弟健成。而健成小弟,通过自己的努力,赴美留学。我想,父亲在天堂,应该会为自己的四个子女高兴的。

记者:对最后一次见到父亲的情景,还有印象吗?

吴韶成:是1949年的4月2日。当时,解放军准备渡江,我对父亲表示,希望留在南京,迎接解放军。父亲没有反对,留下了20美元,并嘱咐我要注意安全。我没想到,这竟然会是和父亲的最后一次见面。

记者:理解您的父亲在内战中的选择吗?

吴韶成:他的一生爱国爱民,心里想的是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强。我想,也正是这样的家国情节,才让他最终做出了冒死赴台的决定。

记者:2014年,是您父亲诞辰120周年,您有什么心愿?

吴韶成:父亲的纪念馆还没建成,他的故事,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提醒

吴石的故乡在福州,对于这座城市,他有着特殊的情愫?战火纷飞中,吴石是如何尽力阻止在福州周围修筑城防,从而保全福州古城的?又是怎样巧妙将国民党数百箱绝密军事档案留在福州的?本报记者走访吴石将军在福州留下的印记,敬请关注本报系列报道——“虎穴藏忠魂”系列之(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