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政经 > 正文

罗源县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探访

2014-01-09 09:1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全国秀珍菇第一县”如何养成

——罗源县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探访

罗源县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益升食品公司的员工在包装秀珍菇。

黄銮英(右一)带领姐妹们采收秀珍菇。(资料图片)

东南网1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通讯员 林克城 刘其燚文/图)

核心提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默默无闻到全国秀珍菇产销第一县——罗源县成就食用菌产业的辉煌,仅用了10多年。2013年,罗源县栽培食用菌1.62亿袋,销售鲜菇9.6万吨,实现产值7.2亿元。其中,栽培秀珍菇1.2亿袋,销售鲜菇7.1万吨,产值5.1亿元,产销量约占全国七成。

小小的菌菇,如何长成农民致富的宝贝?记者近日前往罗源,探访当地食用菌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发展的路径。

政策给力转型迈向工业化

罗源县起步、西兰等乡镇素有种植草菇、香菇的传统,但规模、技术一直未有较大提升。

改变始于1998年。这年,有人从台湾引进新品种秀珍菇。在上海、深圳等地渐渐打开销路之后,罗源菇农纷纷跟进,栽培效益高于草菇数倍的秀珍菇。

不过,长期以来,菇农基本上是在加盖茅草的竹木大棚栽培。传统的菇棚是典型的靠天吃饭,一旦天气转变,产量就受影响。“这样的种植形态,抗灾及抗风险能力都较差,菇的品质不稳定,无法提升产业层次。”分管“三农”工作的罗源县委常委吴国辉说。

2011年10月,罗源县出台《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配套扶持六大特色农业产业的具体政策,食用菌成为重点扶持产业。扶持措施包括:集中连片建设规模在30亩以上的标准化钢架菇棚,每亩补助1万元;新上马菌包生产线或改造菌包生产线,每条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在起步镇上长治村祥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书清的大棚里,记者看到,标准化钢架菇棚好比一个现代化工厂,大棚内壁采用保温材料,配有微喷、遮阳系统。“有了这个钢架大棚,菌菇棒可以进行机械化高温灭菌、降温、再接种等,直至菌种生长。通过控制温度、灭菌等程序,菌菇可以全年规模生产。”杨书清说。

“我原有的30亩竹木大棚已全部改造成钢架大棚,政府补贴了30万元,自己投入了数百万元。”杨书清说,投入虽然增加了数十倍,但值得做,有了钢架大棚,秀珍菇的产量、质量都上去了。

因为投入产出比可观,政府扶持“四两拨千斤”,当地菇农纷纷新建或改建钢架大棚。2012年,罗源县扶持六大农业产业投入1500万元,其中食用菌产业就达496万元;2013年这两个数据分别更新为1878万元、512万元。去年,全县搭建钢架大棚的设施食用菌面积达250亩,今年可达400亩。

“五新”支撑生产实现现代化

在让生产条件脱胎换骨的同时,罗源县农业部门还引导菇农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基质、新农药、新机具,合力推进秀珍菇生产现代化。

通过持续育种、甄选,他们选定“台秀57”这个适宜在当地种植的新品种作为主导品种。同时,推广无公害栽培、温湿调控等新技术;改进基质配方,用木屑、麸皮等代替木料,既降低成本又保护生态;推广病虫害物理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污染。

最值得一提的是新机具。菇农们开启实践智慧,发明了移动打冷机,改“固定打冷”为“移动打冷”,改进降温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起步镇下长治村祥发合作社理事长黄垂益说,过去会建一个冷库,请工人将一袋袋菌菇搬进去降温,之后再搬出来放到架子上,工作量大,损耗也大。

后来,几经尝试,菇农利用冷却机、发电机组等,组装发明了移动打冷机,推到菇棚里,短时间内就能降温,不用搬动菌包。一台移动打冷机造价3万多元,但效益可观,不需要单独建冷库,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也没有损耗。正因为如此,移动打冷机受到青睐,目前已覆盖3000多万袋。

为提高菇农的技能,罗源县农业局建立结对子机制,由县或乡镇一位农技员挂钩帮扶10位科技示范户。县农科所农技员吴泽英挂钩的是起步镇下长治村10户秀珍菇种植户。“我有她的联系卡,有什么问题就打电话向她请教,遇到复杂的难题就请她下来现场指导,都是随叫随到。”黄垂益说。

继2009年被列入全省农业“五新”集成推广示范县之后,2013年,罗源县又被批准为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县农业局局长雷霹说,目前,正在委托省农科院、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编制规划,计划在起步镇建设食用菌研发、深加工、集散中心。主要是针对现有产业的弱项,在研发、深加工等环节攻关,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层次。

分工合作打造最优产业链

秀珍菇菌种孕育技术难度较大,一般农户操作成品率较低。在罗源,有专业的菌种生产企业,目前拥有生产线33条,产品满足本地需要之余,还供应外地。

长兴菇业种植场是其中的龙头,共有6条现代化菌包生产线,一年可提供2000多万袋菌包。企业负责人黄潘顺从事此行已有1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制种经验。“像我们这样专业做菌包有几个好处,一个是成品率高,可达90%以上,一般人只有50%左右;一个是集中资金做普通菇农不易办到的事,菇农专心栽培就行了。”他说。

有了这样的分工合作、垂直整合,罗源食用菌产业构建起“统一制种、分户栽培、统一销售”的发展模式。“就像工业系统的产业链一样,将各自的优势最大化发挥出来。由专业企业生产菌种,技术有保障;菇农琢磨将食用菌栽培好;专业营销队伍经验丰富,走南闯北搞销售。”雷霹说,这样的模式目前在全国是比较先进的。

在产业推进上,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 带动农户,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形式。目前,全县有年生产规模100万袋以上的企业 (专业合作社)7家,50万袋以上53家,30万袋以上73家。拥有福建省著名商标“菇品世家”的益升食品公司,是当地最大的龙头企业,已在罗源及周边建立了秀珍菇、香菇合作基地13个,带动3200多户农民增收。

起步镇下长治村的黄銮英带领154名女同胞创立巾帼合作社,年产200多万袋菌菇。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她们将60亩竹木草棚全部改造成钢架大棚,每包增产50克左右。2013年,合作社创产值600多万元,每个社员年收益3万元以上。

“如果每个人单打独斗,不可能做成这么大的规模。我们抱团发展,在技术、营销等方面都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指导,实现共同富裕。”黄銮英说。

一朵菇带来的启示

记者段金柱

仅用了10多年,罗源就成为全国秀珍菇第一县。回望这一“无中生有、有了做大”的历程,有几点经验颇值得关注,也许对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县域有所启发。

其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农业,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相较于工业、服务业,传统农业投入产出比偏低,抗风险能力较差。因而,农业更需要扶持。但这种扶持到底是停留在文件、口号上,还是付诸实际行动中?毕竟,论对地方GDP、财税的贡献,农业占比并不高。着眼于食用菌等产业的长远发展,罗源县出台了《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配套具体措施。“这是经济总量渐渐提高,工业反哺农业,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应该做的。”县委书记吴兰铮说。这项政策,已在罗源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利好政策发挥的良好效应,不仅在于补助资金,更在于给农民发展的信心。就像如今已成为平和农民致富“黄金果”的琯溪蜜柚一样,20多年前,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扶持,并鼓励干部带头示范种植,当时的农民很有可能不会跟进种植市场前景还不明朗的柚子。

其二,借助科技之力,提高效率、效益。一些农业产业产值、利润不高,是因为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借助科技的力量,趋向工业化,提高单位产出,实现增产增收。尤其值得赞赏的是,罗源菇农们在实践中摸索,大胆创新,发明了移动打冷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三,探索可复制的、最佳的产业链发展模式。究竟怎么做,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记者认为,需要像工业一样,推进产业链垂直整合,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罗源县食用菌产业就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制种的、栽培的、销售的,分工明确,各自发挥技术和资金优势,协同共振。

其实,不必期望每个农民什么都会,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将各自的独特能力通过某种形式集聚起来,或将推动一个产业的大发展。这样的思路,亦当运用于蔬果、养殖等其他农业产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