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民生 > 正文

福清叶妹妹:当上了村卫生保洁员,我骄傲!

2014-01-09 08: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月9日报道(叶妹妹 口述 福建日报记者 程枝文 魏桂莲 通讯员 郑榕青 整理)

人物名片:叶妹妹,59岁,福清市石竹街道北前亭村人。40年来,她见证了村庄村容村貌发生的巨大变化。2012年,福清市生活垃圾发电厂投用,叶妹妹当上了一名村卫生保洁员,月工资1700多元。每天,她推着板车在村里捡垃圾,平均一天可捡四五车。

我的老家在福清市石竹街道龙塘村,家里世代务农。因家境贫寒,我没上过一天学。19岁时,我嫁到北前亭村。我先后生养了两个孩子,如今,已当上了祖母。40年间,我见证了村容村貌一点一滴的变化,对此,我有切身的体会。

我刚到北前亭村时,村里只有1000多人,村民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过得虽清贫却和谐。村道上,根本看不见垃圾,就连路上的牲畜粪便,都被人捡去当肥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流经村子的那条溪,一年四季都清澈见底,妇女们时常在溪边洗衣服,孩子们则在溪里洗澡、嬉戏,非常有趣。

后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村民的口袋渐渐鼓了起来。物质日渐丰富了,村民的生活也不断得到改善,可居住环境却大不如前了。特别是2005年以后,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搞起了养殖业,很多人把猪圈建在小溪边,粪便、垃圾直接往溪里排,臭气熏天不说,小溪从此变成了“死溪”。

北前亭村由于地理、交通等优势,几家大型电子企业先后在村里落户,在帮助当地人就业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现在,村里的外来工已达到8000人。人口的迅速增加,使村庄的卫生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塑料袋、餐厨垃圾、生活废品……每天,村里的垃圾都有十几吨。小溪也随着遭殃,变得又臭又脏,村里也曾请人治理,但效果并不好。

2008年,福州市开展以整治村内污水排放和生活垃圾为重点的“家园清洁行动”,彻底将村里的猪圈问题解决了,村道也变干净了。但由于缺乏保洁长效机制,村民们“各扫门前雪”,很快,村道上又垃圾遍地了。加上搬运垃圾的成本过高,此后,北前亭村几乎陷入垃圾清理的困境。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2012年,福清市兴建大型生活垃圾发电厂,利用回收的垃圾发电。同年4月,该市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并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购置相关配套设施,提高村庄保洁员的待遇。石竹街道新建了垃圾中转站,配备了垃圾中转车。村里也建起了垃圾池,每户人家都分到了免费垃圾箱。现在,到村里运垃圾的车辆,每天都有五六趟。走在村道上,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闻到垃圾腐烂的臭味了。

听说村里要多聘几名保洁员,我在第一时间提出申请。村两委干部看我的工作积极性很高,和我签订了三年的合同。现在,村里共有6名保洁员,每人的月工资都有1700多元。不出家门,我每月都可以领到工资,而且还可以整洁村庄家园,何乐而不为?

为了不辜负村民的期望,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就开始工作。我推着板车沿着村道走,挨家挨户地收集大家放在门口的垃圾。不少村民会主动跟我打招呼,我就当作跟大家串串门,邻里之间的感情也逐步加深了。我把各家各户收集到的垃圾统一运往村里的公共垃圾池,每天定期有专门的垃圾运输车前来运走。看见有人把垃圾随意扔在路边,我就会笑着跟他打招呼,然后提着簸箕把垃圾一点一点地捡起来。渐渐地,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养成了,连村里的小孩都知道要把垃圾丢进垃圾桶。因此,村里的垃圾越来越少了,我的工作量也越来越轻了。

更让我感到温馨的是,夏天我顶着太阳在路上打扫卫生时,有村民送水给我喝;晚上我工作晚了,有村民热情地邀请我到他家吃饭。每天傍晚,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虽然有时也会觉得累,但我很快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