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科教文化 > 正文

邵逸夫福建缘分:191个“逸夫楼”

2014-01-08 07:44  陈雪芳林茜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他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却是一名大慈善家,捐赠的“逸夫楼”遍布全国

  网友搜索邵逸夫捐助的相关捐助地址

  福建师大逸夫楼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逸夫科技馆

相关新闻:

著名实业家邵逸夫今逝世 福建网友晒“逸夫楼”悼(组图)

邵逸夫仙逝后,原本对他并没有认识的人,在听说“逸夫楼”后,才惊觉自己的人生与这位享年107岁的老人并非没有交集。

一时间“逸夫楼”爬上了微博热门搜索。网友通过百度地图搜索了邵逸夫在全国各地捐助的相关教育和医疗单位,结果非常震惊:捐助地址的红色标记占满半个中国。

在我省,“逸夫楼”一样遍布。记者了解到,1985年至今,我省教育系统共接受香港邵氏基金会教育捐款20批次,建设的教育项目191个。

而对于“逸夫楼”,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专属回忆,昨天不少福州市民就追忆起其中点滴,以此纪念邵逸夫老人的“慈善传奇”。

逸夫在福建

我省教育系统受其捐款额达13570万港元

“百度地图上的逸夫楼,密密麻麻,近3万座。向邵逸夫107岁的一生致敬,它们比任何文字都更有力量。”昨日上午12时许,著名演员许文广在为邵逸夫的离世点燃蜡烛之后,又发表了一条这样的微博,百度地图搜索“逸夫楼”,可以看见出现的红色图标密密麻麻,甚为惊人。

据了解,截至2012年,邵逸夫基金共捐建了中国内地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6013个项目,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艺术楼、学术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记者了解到,从1985年至今,我省教育系统共接受香港邵氏基金会教育捐款20批次,为一批大学、中小学、中等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建设了邵逸夫科学楼、逸夫教学楼、逸夫艺术馆、逸夫图书馆、逸夫综合楼等教育项目共计191个,捐款总额达13570万港元,项目总投资达到505634万元人民币。

如此,也不怪乎在新浪网发起的“提起邵逸夫,你首先联想到什么?”的活动中,截至昨日下午五点半,共有11462人次参与,其中80.9%的网友将票投给了“逸夫楼”。

“逸夫楼”前思逸夫

对于“逸夫楼”,不少福州市民都有自己的专属回忆

故事1 逸夫楼陪她走过七年光阴

而对从南平邵武一中到福建农林大学的小渠来说,逸夫楼可谓是陪她走过了七年光阴。

她介绍,自己高三那年搬进了专供高三学生使用的逸夫楼,“早上、下午上课还有晚自习,每天有十几个小时都在那栋楼里。”

此外,令她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高考前学校举行百日誓师,学校在逸夫楼上挂了两条横幅,“风大的时候条幅呼呼地飘,有一种出征的感觉,那个时候觉得走进这栋楼,未来都在手里。”

“后来考到福建农林大学,也有个逸夫图书馆,就觉得,又看到‘逸夫’了好亲切!看到那么多‘逸夫楼’会觉得‘逸夫楼’是很伟大的存在,邵老先生亦如是。”她说。

故事2 习惯了每天在逸夫馆里工作

逸夫馆是福建农林大学的图书馆,李小姐在里面担任学生事务主管。从一开始陌生的环境,到一年后的今天,她已经习惯了自己每天在逸夫馆的工作状态。

“应该是一位热衷教育的慈善家吧。”在听闻邵逸夫去世的消息,李小姐这样猜测邵逸夫先生的为人。

故事3 他在逸夫楼前有段美好回忆

“知道逸夫楼的时候我才17岁。”福州市民陈先生说,自己高中时就读的宁德一中就有一座逸夫楼,对于究竟是教学楼还是图书馆,他已经记不清了。不过,让他印象特别深的,是那时候和自己偷偷谈恋爱的女孩儿。

“我们是同班同学,聊着聊着就聊出火花了。”陈先生说,学校的逸夫楼地理位置偏僻,很安静。两个人下课后就经常坐在前面的草坪上聊天,现在想来依然觉得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

福建部分高校“逸夫楼”盘点:

厦门大学逸夫楼

厦大的“逸夫楼”即“厦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大楼,位于芙蓉湖西北面,由邵逸夫先生捐款500万港元兴建。该楼于1991年3月建成,共7层,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既是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又是一座多功能的高级宾馆。

福建工程学院逸夫楼

据该校工作人员介绍,该校逸夫楼始建于2006年。

福建师范大学邵逸夫科学楼

师大邵逸夫科学楼即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2年开建,位于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校内,总建筑面积8021万平方米,是邵逸夫先生第14批捐款600万元兴建的。

福建农林大学逸夫图书馆

据该校工作人员介绍,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图书馆即下安校区逸夫图书馆,依托于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建筑面积26699m2,于2008年5月投入使用,功能为流通馆。

闽南师范大学逸夫图书馆

该校的“逸夫图书馆”获邵氏基金赠款500万港币,于2006年动工,2008年4月竣工并投入使用。面积24000平方米,是漳州市规模最大、馆藏最多、设施完善管理先进的图书馆。

(本段资料来源于校方及网络综合)

数字逸夫

捐赠内地的科教文卫事业近47.5亿港币

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一名大慈善家。可以说,他在香港的影响力源自于他的影视王国,而他在内地的口碑则主要是因为他的慈善捐赠。

据新华社消息,邵逸夫先生自1985年以来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赠款金额近47.5亿港币,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

邵逸夫还热心捐助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例如在1999年捐出2500万港元,救助台湾“9·21”大地震灾民;2005年,捐出1000万港元与南亚海啸受灾地区;2008年,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亿港元。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了表彰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2008年,邵逸夫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以赞扬他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精神。

曾任香港红十字会会长一职长达26年

邵逸夫1977年起加入香港红十字会,出任会长一职长达26年,至今仍是纪录保持者。现任会长杨铁梁赞颂邵逸夫对香港红十字会及公益事业发展贡献良多,对邵逸夫辞世深表哀悼,并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问。此外,邵逸夫在1989年曾与访港的英国已故王妃戴安娜,一起主持香港红十字会港岛总部的揭幕仪式,其后又捐出1.26亿元支助总部重建,是该会历来接获最大笔的个人捐款。

网友缅怀

@你猜我是小怪兽么:曾经的我在逸夫楼吃过饭、喝过水、上过课、学过习、睡过觉、挨过批、还打过架,可是现在我无比怀念那个地方。

@走出窄门:我也在逸夫图书馆用生命在读书以此缅怀老人!发扬老人的教育梦!

@受委屈的小桶:从逸夫小学到实验中学的逸夫楼,谢谢先生给我们明亮的校园。一路走好!

本报记者陈雪芳林茜(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