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科教文化 > 正文

邵逸夫福建缘分:191个“逸夫楼”

2014-01-08 07:44  陈雪芳林茜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逸夫在福建

我省教育系统受其捐款额达13570万港元

“百度地图上的逸夫楼,密密麻麻,近3万座。向邵逸夫107岁的一生致敬,它们比任何文字都更有力量。”昨日上午12时许,著名演员许文广在为邵逸夫的离世点燃蜡烛之后,又发表了一条这样的微博,百度地图搜索“逸夫楼”,可以看见出现的红色图标密密麻麻,甚为惊人。

据了解,截至2012年,邵逸夫基金共捐建了中国内地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6013个项目,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艺术楼、学术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记者了解到,从1985年至今,我省教育系统共接受香港邵氏基金会教育捐款20批次,为一批大学、中小学、中等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建设了邵逸夫科学楼、逸夫教学楼、逸夫艺术馆、逸夫图书馆、逸夫综合楼等教育项目共计191个,捐款总额达13570万港元,项目总投资达到505634万元人民币。

如此,也不怪乎在新浪网发起的“提起邵逸夫,你首先联想到什么?”的活动中,截至昨日下午五点半,共有11462人次参与,其中80.9%的网友将票投给了“逸夫楼”。

“逸夫楼”前思逸夫

对于“逸夫楼”,不少福州市民都有自己的专属回忆

故事1 逸夫楼陪她走过七年光阴

而对从南平邵武一中到福建农林大学的小渠来说,逸夫楼可谓是陪她走过了七年光阴。

她介绍,自己高三那年搬进了专供高三学生使用的逸夫楼,“早上、下午上课还有晚自习,每天有十几个小时都在那栋楼里。”

此外,令她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高考前学校举行百日誓师,学校在逸夫楼上挂了两条横幅,“风大的时候条幅呼呼地飘,有一种出征的感觉,那个时候觉得走进这栋楼,未来都在手里。”

“后来考到福建农林大学,也有个逸夫图书馆,就觉得,又看到‘逸夫’了好亲切!看到那么多‘逸夫楼’会觉得‘逸夫楼’是很伟大的存在,邵老先生亦如是。”她说。

故事2 习惯了每天在逸夫馆里工作

逸夫馆是福建农林大学的图书馆,李小姐在里面担任学生事务主管。从一开始陌生的环境,到一年后的今天,她已经习惯了自己每天在逸夫馆的工作状态。

“应该是一位热衷教育的慈善家吧。”在听闻邵逸夫去世的消息,李小姐这样猜测邵逸夫先生的为人。

故事3 他在逸夫楼前有段美好回忆

“知道逸夫楼的时候我才17岁。”福州市民陈先生说,自己高中时就读的宁德一中就有一座逸夫楼,对于究竟是教学楼还是图书馆,他已经记不清了。不过,让他印象特别深的,是那时候和自己偷偷谈恋爱的女孩儿。

“我们是同班同学,聊着聊着就聊出火花了。”陈先生说,学校的逸夫楼地理位置偏僻,很安静。两个人下课后就经常坐在前面的草坪上聊天,现在想来依然觉得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