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政经 > 正文

福州今年新增5000个中小学学位 启动单独两孩政策

2014-01-06 08:24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启动“单独两孩”政策、设立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打造“十分钟”健身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市将从多方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关键词:学位扩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小片区”管理和农村薄弱校“委托管理”等改革。加大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民族乡村倾斜力度,加强教师校际交流、农村支教和农民工子女入学等工作。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和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扩容公办幼儿园学位3000个和中小学学位5000个。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力争建成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一期。鼓励和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扶持发展高等教育、特殊教育、老年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建设中小学社会综合实践基地。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水平,培育名师群体。

网友“小雨点”:“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教育资源合理化分配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想法,比如‘硬件’上新增了8000个学位,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市民对教育资源的‘渴望’,在‘软件’的改革上也提出了‘小片区’管理和农村薄弱校‘委托管理’等措施。今年将考验政策的落实情况。”

【关键词:“单独两孩”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市今年将持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着手组建精神卫生等医疗联合体。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大力支持和规范社会资本办医。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动工建设传染病院门诊综合楼、市一医院外科楼等项目,建成肺科医院负压病房楼、儿童医院病房楼等项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医疗用房建设以及设备配备。提高传染病预警监测能力,强化重大疾病防控等工作。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认真做好医患纠纷调处工作。

今年我市将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提供的数据,2013年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而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控制目标则是在9.3‰以内。

网友“麦田苍苍”:“双方父母几个月前,还在为即将降生的小孩跟谁姓争得不可开交,没想到福州这么快就要落实‘单独二孩’政策,全家都决定等政策落实后再生一胎跟女方姓。”

【关键词: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市将扎实抓好市属新闻媒体体制改革,加快已转制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认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争取建成海峡图书馆,设立一批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弘扬闽都文化,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创新,推进朱紫坊、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船政文化遗址群等保护修复,建设海峡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园。支持国家广告产业园、国家动漫影视实验园等项目建设与发展。

网友“痴迷书丛”:“以前在上海用过24小时自助图书馆,没想到福州今年就跟进。它就像自助售货机一样,只要一刷读者证,就可以在‘出货口’拿到自己想看的书,24小时不受限制,对我这样的书迷来说真是太方便了。”

【关键词:“十分钟”健身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运动场馆硬件设施,全面体育健身活动都提出新期待。今年我市将全力加快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场馆建设,建成海峡奥体中心“一场三馆”和运动员村。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水平,积极做好第十五届省运会参赛和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备战工作。办好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活动。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0场以上,建设15个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00条健身路径,进一步打造中心城区和县(市)城关“十分钟”健身圈。

网友“绿意深处”:“在福州步行10分钟除了可以找到一处洗手间,可以发现一个绿意盎然的公园,今年我们还可以在10分钟内找到一处健身的地方。‘10分钟’已成为衡量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个标准。假如生活在城市中的上班族能在10分钟内找到一处健身场所,那么至少可以保证很多白领都不会得腰椎间盘病。”

(福州晚报记者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