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背景: 汉延续到明的历史 记者看到,现存的公正古城墙,墙体长20多米,宽约1米,高约4米。通过墙边一块石碑上的文字介绍,记者了解到,公正古城墙原本长约150米,相传为汉无诸冶城的东城墙遗址,晋建子城及唐、宋、明三代建的城垣,都沿用旧址。该城墙已被福州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段古城墙至今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经过千年的风风雨雨,不断被破坏、侵占,好不容易留下了这20米残墙,就直接把它‘封’起来,我很难接受。”公正新苑业主黄先生告诉记者,公正新苑以前是公正新村,2007年开始拆迁改建。“2007年拆迁时,已经破坏了一部分古城墙,现在只剩下这么一点,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好好保护起来,让更多人认识它,而不是把它‘封’起来。”黄先生有些伤感地说。 “已经施工三四天了,我们居民实在看不下去,这样涂上一层类似水泥浆的东西,还不如不涂,保持原样更好看。”公正新苑的业主林先生告诉记者,原来的古城墙上,长满了藤蔓和小树,绿油油,非常好看。“施工队伍先是把城墙上的藤蔓和小树都除掉,然后再涂上这种类似水泥浆的东西,难看死了,像个怪物。”林先生说。 文物部门: 涂的是“保护层” 3日下午,记者分别联系了福州市文物局、鼓楼区文体局和福州市鼓楼城建综合开发公司。其中,福州市文物局是公正古城墙保护方案的审批单位,鼓楼区文体局是古城墙保护工程的监管单位,福州市鼓楼城建综合开发公司是古城墙保护工程的主管单位。 福州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正古城墙的保护方案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审批通过。“公正古城墙的保护方案是许多专家认可、同意并审批通过的。”该工作人员说。 鼓楼区文体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是按照福州市文物局所审批的文件内容进行监管的。“我们在古城墙上涂抹的是三七灰土,不是水泥浆,三七灰土是常用的文物保护材料,比水泥更有弹性,保护性更好。” 鼓楼区文体局的工作人员解释说,之所以要在古城墙上覆盖三七灰土,是因为公正古城墙的保护原则是:遗址保护,维护原状。“因为雨水会侵蚀古城墙的泥土,在外面覆盖一层三七灰土,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古城墙。”工作人员说。 (福州晚报记者 李志波/文 张旭阳/摄)
|
相关阅读:
- [ 02-11]福州冠亚广场前古城墙护栏玻璃碎一地(图)
- [ 03-13]福州汉代古城墙与闹市高楼“和平共处” 网友赞和谐
- [ 10-16]福州新权路露出明代古城墙 拆迁房砌围墙保护
- [ 04-08]荒废墙体竟是明代古城墙 用来抵御倭寇入侵(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