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民生 > 正文

“水墓硋窑”古龙窑:长乐唯一仍在点火的“活龙窑”

2013-12-22 07:42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守望黄石制陶古龙窑

目前,“水墓硋窑”是长乐唯一仍在点火的“活龙窑”

古龙窑里的工人在制坯

□本报记者余少林通讯员欧有志文/图

“开窑喽——”昨日上午,随着一声粗狂的吆喝,黄石陶器厂古龙窑又要开窑出硋(陶器,方言与“亥”同音)了。这是“水墓硋窑”古龙窑薪火相传300多年来的一个普通场景。吆喝的汉子,叫陈光明,是现任黄石陶器厂厂长。

始于康熙二年

薪火相传300多年

营前街道黄石村,古龙窑位于村南面的山坡上。古龙窑形似长龙得名,烧陶的时候,炉温高达1200℃,远近闻名的黄石陶器就是从这里出炉的。厂长老陈说,这里就是“水墓硋窑”古龙窑。

在黄石村,水墓硋窑古龙窑薪火相传了300多年,生生不息。据村里的老人介绍,黄石制陶技术在明末崇祯年间由兴化莆仙传入,至康熙二年(1663年)已有大宗陶器出产。《长乐市志》记载,“长乐陶器行业始于清康熙二年。”《闽县乡土志》记载:“下洋村六百家……村民多以烧陶伐石为业。”“黄石,林六百家则业陶窑。”“江迤东,黄石、下洋一带……有烧硋器之陶窑。”这可能是黄石陶业最早的文字记载。另据《长乐六里志》记载,黄石、东屿、下洋制陶业始于“清康熙二年,出品以缸、瓮、瓶、缽、砖、瓦为大宗。”该书还记载,1938年,黄石有硋窑4座,东屿1座,下洋4座。当时的一些记载还提到有一种“陶瓷船”,类似砖瓦船,每艘载重7~9吨,长乐有15艘,从黄石、下洋一带运陶器往福州、吴航镇、厚福一带。

修复国宝千佛陶塔的陶件

陶器厂老陶工功不可没

记者在黄石村,找到当年黄石陶器厂的老员工林杰、林依珠和老陈的父亲陈德通,3位老人都已年过古稀。据老人家说,黄石村往山里走,旧称“西湖山”的方向,清康熙二年的硋窑遗址就在里面,一锄头挖下去,就能发现大量陶片,所谓“破土一寸,陶片三尺”。

说起黄石陶业,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人物——林正金(1902-1982年),黄石村人,14岁随父学习制陶工艺,1940年自办手工硋窑。1955年,他参加黄石陶器生产小组,与林景茂等老艺人研发新产品,生产出式样众多的嵌花陶瓷器皿。

村里的老人家聊起鼓山涌泉寺里的国宝“千佛陶塔”。当年,为修复千佛陶塔,黄石陶器厂曾经烧制过一批陶铃、小佛像和葫芦顶。老人家证实,其制作者就是林正金。

鼓山涌泉寺的千佛陶塔,烧制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塔尖的葫芦顶、飞檐上的小佛像、塔檐转角处挂的铃铎,在抗战时期被日军抢走或损毁。福建省原政协委员蔡学仁参照乌塔上镶嵌的小佛像,请工艺美术师制作模型,找到当时黄石陶器厂的老陶工林正金重新制作,历时半年,重塑陶件千余件,使千佛陶塔得以修复完整。

古龙窑有了人气

窑火才会旺盛

1958年,黄石陶器厂成立,开始生产工业陶,以陶代钢,有陶制水轮泵、耐酸缸等产品,陶制水轮泵还被选送北京参展。黄石陶器生产进入全盛时期,有8个龙窑,从业人员达400多人。烧制一窑陶器一般为15天,一个月可以出2窑。水墓硋窑古龙窑,是古法烧制传统制陶工艺的活化石。老陈带着10来号人,传承着古龙窑生生不息的薪火,炼土、制坯、打花、上釉、装窑、烧火、出陶……日复一日。

老陈说,如今,龙窑买的人少,赚不到钱,年轻人不爱学。现在,他请来制陶的都是50多岁的老师傅。长乐下洋籍台胞李舫孙在台北莺歌镇创办的一家公司,致力于开发精致瓷器新技术,使莺歌镇成了有名的台湾陶器生产重镇,被冠以台湾“景德镇”之美誉。前些年,李舫孙还特地回乡,聘请黄石的老艺人赴台传艺,把长乐的陶器生产带到台湾宝岛发扬光大。古龙窑的炉火不能停,陶器生产还要继续,因为老陈知道,古龙窑有了人气,窑火才会旺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