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培训,能否热起来? 在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五年级就读的薛博文,从一年级起就在书法培训班学习书法,每周一次。 “学写毛笔字,首先要孩子自己喜欢。博文是在参加儿童画培训时,见别的孩子上书法课,就嚷嚷着要学。哪曾想,他兴趣很浓,在家里也会经常主动拿起笔练习。”薛博文的妈妈告诉记者,练字对培养耐心、磨炼意志是有好处的。只要他愿意学,作为家长肯定大力支持。 “这些喜欢书法的孩子,实际上就是传承中华优良文化传统的种子。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他们的书法审美素养,引导他们体验书法的独特艺术魅力。”在薛博文的语文老师雷劲看来,具有修身养性功能和美学价值的书法,无疑是调节心理、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孩子如能排除杂念进行学习,效果不言而喻,但贵在坚持,她班上以前有不少孩子在外上书法课,坚持下来的也就六七个。 如何让参加培训的孩子打心眼里爱上书法? 福州西米书房负责人米畅提出,书法培训既要讲究技法,又要体现汉字的文化内涵。米畅平时给孩子上书法课时,总是把写字跟做人、跟感恩相结合,跟生活中有趣的事物联系起来。目前,西米书房在福州有30个教学点。 “尽管书法培训存在一些乱象,但从整体上看,慢热起来的书法培训正在走向规范。同时,在教育部高考新政作用下,英语热势必会有所降温,这就给书法培训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米畅说,他很看好福州的书法培训市场。 记者在温泉小学附近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他们普遍对孩子参与书法培训持支持态度,希望孩子从奥数和英语中解脱出来,多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有专家指出,书法培训最明显的软肋是一味强调技巧,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对这样的观点,陈展武表示赞同,他告诉记者:“不少书法培训老师不注重把文化渗透到写字的技法当中,这样写出来的字不耐看,不能够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记者手记>>> 书法传承重在普及 □树红霞 “书为心画,字如其人”,写好字一直就是中国人对有文化的人的基本要求。书法学习在上世纪80年代曾掀起过一个热潮,硬笔书法热更是风靡一时,庞中华的字帖正版发行量超过一亿册。当下,书法教育缘何备受冷落? 究其原因,关键是缺少文化认同,不把书写作为文化的一部分。 数千年来,“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日本,中小学普遍开设书法课,不少人在正规、庄重的场合下,以用毛笔签字为有修养的表现。 作为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符号,无论技术怎么革新,其承载的中华文化内蕴不会变。 书法式微是不争的事实,救赎的良方何在? 中国书法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恰恰在警示我们,要担当起传承之责。然而,传承的重要途径是教育,书法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普及。我们不必做什么汉字英雄,而是要在键盘时代,保留书写习惯。有空的话,不妨拿起笔,认认真真写一回字。 |
相关阅读:
- [ 12-17]福海艺缘·李岚清篆刻书法素描艺术展在福州开展
- [ 12-17]社区八旬福州老人教出一堆书法学生 多年来义务教学
- [ 12-16]暗访西安年历贺卡市场:公款消费转地下
- [ 12-15]韩首迅书法作品下周在榕展出 近百件精品将亮相
- [ 11-24]诏安县田厝村龙湫庙石匾暗藏玄机 “龙”字藏“帝”
- [ 11-24]七旬老人以指代笔30年 五指交替十秒作一幅狂草
- [ 11-22]日国际书法交流会理事长偷拍女儿裙底照片被捕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