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专用道频被“揩油” 专用道如何真“专用”
2013-12-09 07:52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闻网讯 设置公交专用道是为了在高峰期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但有不少市民反映,公交专用道存在被占用的现象。那么,市区公交专用道使用情况如何?市民对公交专用道的了解又有多少?为此,记者近日对市区部分设置公交专用道的路段进行走访。 电动车小轿车纷纷“揩油” 6日上午7点10分,记者来到六一北路东门公交站。正值上班高峰期,非机动车道上满是电动车、自行车,就连专用道也被占得“满满当当”。记者坐上K2路公交车后发现,不断有电动车突然从非机动车道冲到专用道,司机连忙踩刹车,车上乘客纷纷往前扑。 6日上午7点53分,记者在杨桥西路福大北门公交站旁看到,公交专用道上有一排小轿车,在红绿灯处排起长龙。记者顺着杨桥西路往洪山桥方向走,不时看到小轿车行驶在公交专用道上。 6日下午5点50分,在国货西路与广达路交叉口,记者看到不少车辆在驶过该路口后,先开到公交专用道上,借道一段距离后才回到普通车道。在国货西路与八一七中路交叉口,5分钟内,有20多辆私家车、的士和货车行驶到公交专用道上等绿灯。 公交专用道知多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些私家车车主对公交专用道只有模糊的概念,不了解专用道的使用规则,属于“误入者”。 车主林女士是一名开车才2个月的新手,“上个月‘吃’了一张罚单,上网一查,才知道占用了公交专用道”。车主陈先生则表示,知道公交专用道是在上下班高峰期时使用的,但“不清楚具体时间段,反正尽量不走”。也有车主说“上下班时车太多了,哪个道宽就走哪里”。一名的哥坦言,在高峰期见到专用道的公交车较少,为了赶时间,会行驶到公交专用道上。 记者询问一名电动车骑手,是否知道自己占用过公交专用道。“没太注意,觉得下班时候非机动车道上电动车多,就骑到外面的车道来了。”这名骑手坦言,对公交专用道不是很了解。在记者的随机询问中,大部分电动车骑手的回答都是如此。 记者了解到,2007年5月1日,我市首先在五一路与五四路开通公交专用道。目前我市已在五一路、五四路、杨桥西路、工业路、国货路、六一北路、六一中路、六一南路、则徐大道、福峡路、金山大道、浦上大道共设置12条公交专用道,总长38公里。作为公交专用道的机动车道右侧划喷黄色虚线,标示“公交专用”“7:00~8:30”“17:30~19:00”等字样。 高峰时段(7:00~8:30、17:30~19:00),公交专用道允许公交线路车辆、校车和大型载客汽车通行,其他车辆不得进入行驶。以下两种情形在不影响专用车道内车辆正常通行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机动车右转穿越专用车道通行,但穿越专用车道(进出)不得超过30米:沿线道路右侧有路口的,允许机动车右转穿越专用车道进出,路口有右转弯车道的,可提前在右转弯道进口处穿越专用道进入右转弯车道通行;沿线人行道旁设有出租汽车(的士)停靠牌的,允许出租汽车右转穿越专用车道进出,在非机动车道停靠上下客,即停即走。 据民警介绍,执法部门主要通过电子警察、“全球眼”等对公交专用道进行监控,对违反规定驶入公交专用道的机动车,每次罚款100元。 公交专用道如何真正“专用” 不少市民认为,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可以更科学合理。“公交专用道可以考虑设置在路中央的快车道上,这样可以保证更快速通行。”市民李小姐建议说,应综合考虑站点、斑马线以及信号灯等多方因素,保证公交车快速行驶及乘客安全上下车。 车主陈先生建议,交巡警等执法人员应增强执法意识,加大整治和查处力度,这样才能刹住专用道被“公用”之风。“最重要的是,处罚和宣传相结合,加大专用道知识普及,使‘公交优先’理念深入民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形成对公交专用道建设与管理的优良循环。” 市道管处工作人员指出,要使公交专用道真正“专用”起来,应加大监控和处罚力度,扩大实施监控的路段范围,并采取多样化监控。例如,可将公交车的车载电子眼与交警部门联网,使电子眼拍摄的画面成为交警处罚违规车辆的依据。 记者手记 让专用道真正“专”起来 公交专用道的启用,是一个城市交通建设逐渐成熟的表现,我市从2007年起,逐步设置公交专用道,到现在已有12条,但由于私家车数量增多、道路施工等原因,公交专用道被各种社会车辆所“蚕食”“揩油”。 让公交专用道真正专用,要通过固定探头、流动探头等手段加强监控管理,对违规占用、借道公交专用道的车辆加大处罚力度。当然,处罚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交通管理的最终目的。从长远看,保证公交专用道不被挤占,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市民的自觉。 同时,在道路设置上也要考虑到社会车辆的需求,尽量在现有道路资源的基础上优化道路设置,使车辆通行情况得以改善。将好事做好,让广大交通参与者均能从中体会到交通出行的便利,仍然需要交通管理者的认真思考、相关措施的完善配套、交通参与者的规范使用,缺一不可。 (福州日报记者 陈茜茜 见习记者 李夏薇/文 福州日报记者 叶义斌/摄) |
相关阅读:
- [ 12-09]男子刚出狱不久公交车上伸贼手 银行汇款露马脚
- [ 12-09]咸猪手游走大腿间 福州女汉子遇非礼怒扇公交狼
- [ 12-08]两车追尾公交“屁股”瘪了 小车“头部”破了
- [ 12-08]小轿车跟太紧撞上公交 引擎盖翘起要修两三万
- [ 12-08]扬州力推“公交优先”邀市民公开讨论不设框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