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法 人们从隐私保护向自曝隐私转变 关于“自拍”的话题,擅长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的“大咖”们也有自己的看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福建省心理咨询师委员会副会长翁进女士认为,“自拍的流行,是现代人从心理上更在乎自己了。也可以理解为人们从隐私保护向自曝隐私转变。正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变迁,促使人们产生更希望向外界来展示自己的心理。过去如果一个人太张扬,太爱表现自己,是会受到诟病的。但是现在的社会更加包容,社会进步使很多人会站在一个好的角度来审视他人,会用积极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当大家把自拍照公开分享后,绝大多数人还是会收到好的回馈。” “自拍并非单纯的自恋。”她认为,“如果把自拍看作是自恋的一种表现,适度自拍并不是坏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恋的部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喜欢,那他还能喜欢别人吗?”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自拍也是自我认同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翁进还认为,尽管自拍的流行已经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但仍有年龄阶段的明显特点:以年轻人为主,中老年人群体大多只是关注。因为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也较在乎自身形象,特别是在求职、恋爱这些特别在意外在形象的阶段。 自拍是衍生的“民间艺术”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甘满堂教授认为,“今天某人发了一张自拍照,他的家人、朋友就能知道他还活着,这段时间是胖了或瘦了。这可以理解为自拍已成为社会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它改变了人们收集和记录自己和朋友的信息方式。在这个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络等越来越普及的时代,人们精神需求加大,琐碎的个人信息更加符合大众需求,有需要则必然引发大流行。” 以前拍照是摄影师的职业,现在有拍照功能的手机大普及,使得人人都是摄影师,使自拍这一行为有了一个基础和载体。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科技进步,使得摄影艺术在民间得到个性化衍生,这可以被视为一种“民间艺术”。 需要注意的是,自拍虽是一种自娱自乐,但不同的群体动机和自拍方式也会让自拍的意义有所不同。“比如‘艳照’,可以被视为是低级、低俗的自拍。” |
相关阅读:
- [ 11-21]人类史上第一张自拍照曝光 拍于1839年(图)
- [ 11-14]“土豪”“大妈”有望明年收进牛津词典(图)
- [ 11-06]最美“殡葬女孩”照片曝光 可爱甜美造型百变(图)
- [ 11-05]北京8地块卖了88亿 自住商品房新增25万平米
- [ 10-11]“90后”车模的一天
- [ 09-30]国企工作清闲惹人羡 90后吐槽:让年轻人感觉很崩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