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科教文化 > 正文

福州一初中老师奇葩试题:猪八戒的官名叫什么?

2013-12-03 09:30  本地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邓宇虹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张女士的儿子试卷第一版就扣了33分

本报记者陈木易文/图

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是被谁的什么法宝打中了天灵?孙悟空与如来佛祖打赌,是在佛祖的哪根手指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猪八戒的官名叫什么?如来有三藏经,其中度鬼的是?……

用做对以上这几道题目来证明你看过《西游记》,你敢说你看过么?(答案见文末)

昨日,福州的张女士向本报记者晒出儿子在学校的两份单元考试卷,其中的“麻辣试题”不仅令读初一的儿子叫难,就连硕士的她也深感“鸭梨山大”。

此外,记者还对30位不同年龄段的市民随机采访,结果准确率均不足10%,均被“秒杀”,宣告“阵亡”。

丽雅/漫画

家长

老师出题偏门不单孩子得低分就连硕士毕业的自己也HOLD不住

“这些题目不单儿子不会,就连我都‘鸭梨山大’。”昨日,张女士晒出儿子的两份成绩不理想的试卷,其中一份成绩还不到35分(满分100)。

在这两份名为《西游记》系列,第1-15回、第16-30回的考卷当中,题型包含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张女士说,在还未细看试卷题目之前,她还对儿子的学习态度表示怀疑。在看完之后,方觉试卷题目“麻辣”,让硕士学位的自己也不禁咋舌。

对此,张女士也列举了其中部分题目。

例如,在填空题中,“孙悟空与二郎真君缠斗,先变做_____,真君变做饿鹰儿;再变做_____,真君变做大海鹤;又变做一个鱼儿,真君变做______;然后变做水蛇,真君变做______。”(答案:麻雀儿、大鹚老、鱼鹰儿、朱绣顶的灰鹤)

在简答题中,一题问到,“黄袍怪花言巧语,以什么借口令国王相信他是驸马而唐僧是老虎呢?”(答案:黄袍怪说:陛下,十三年前老虎精叼走了公主,自己仗义救了公主。近日听大唐西天取经的唐僧也叫虎害了,变化做了唐僧,得了唐僧马匹与行李,过来迷惑你的。)

张女士说,上述这些题儿子基本没填,被画上不少红叉叉,由于成绩太低,儿子很受伤,只好每天都阅读《西游记》。

“儿子并不愿意提及考试的一些事情。”张女士说,她只从儿子零碎的话中得知,这样的考卷似乎是一周考一次,由每个班的老师轮流出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会不会损伤孩子读名著的兴趣呢?”对此,张女士脑中问号频频。

调查

30位市民考试基本拿不到10分 市民对“偏门试题”褒贬不一

“你看过《西游记》吗?你熟悉《西游记》的剧情吗?”昨日记者带着这两个问题,随机向30位市民提问。得到的答案基本是“肯定”。可随后,记者让这些市民作答,几乎所有市民都面露难色了,解答的准确率均不足10%。

“这卷子给我考,估计还考不到10分。孩子们真不容易。”看完试题之后,刚刚大学毕业的林小姐表示,试卷的题目相对“偏门”,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讲,是一种磨难。

同样是大学本科毕业的朱小姐说,由于兴趣爱好不同,并不是每个小孩子都爱阅读名著。如果把原有的阅读乐趣转变成一种任务式的负担,会把原本的好意给扭曲了。“毕竟不是专家,没必要研究得这么透彻。”

“这不到35分的分数,确实蛮伤孩子的心。”还有不少市民表示,希望不要给孩子造成压力,为了答题去背诵那些复杂的文言文。此外,虽然分数只是参考,用打分的方式,确实有点让孩子受伤和消极。

“当然还是很支持老师让孩子阅读名著的良苦用心。毕竟出这样的试卷也蛮难的。”40岁的市民陈女士表示,她个人建议多用选择题,和开放的问答形式,学习气氛也相对宽松。

教育局局长:

方式挺创新,但不要让学生吃力

对此,记者采访了福州马尾区教育局局长陈爱萍。

“学校在教学方式上的改革,从大方向上是正确的。”陈爱萍告诉记者,学校的做法改变了以往学校“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创新了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注重课外的阅读量,并且读精读透,对此她还是比较支持的。

陈爱萍表示,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是一个需要沉淀的过程。如果在转变的过程中,有出现学生比较吃力的情况,那老师就要注意,并及时把握好方式方法,循序渐进。“毕竟我们目前的教育,还是提倡幸福教育,让学生快乐学习。”

(答案:太上老君的金刚琢;右手中指;猪刚鬣;经一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