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3道加工工艺 “茶口粉干”飘香享誉海内外
2013-12-02 08:01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闻网讯 11月29日,福州“网络媒体县区行”走进闽清,探寻“闽清三宝”之一茶口粉干。 茶口为梅溪源头的一个村落,因村之井水清香可口,像溶进了香茶,故得名“茶口”。据林氏宗谱记载,茶口林氏在南宋嘉定年间由尤溪君竹溪迁居至此地,并带来粉干生产技术,此后,林氏多以加工粉干谋生,沿袭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走进闽清县塔庄镇茶口村的一家手工粉干加工专业户,记者就看到了一排排架子上铺满了待烘干的粉干,几名工人在机器前忙碌着。茶口粉干选料严格,一般选用早稻型倒种晚稻优质大米,用当地优质的泉水,历经洗米、淘米、磨浆等十三道祖传加工工艺,加工出的粉干色泽洁白,口感润滑清香。 据闽清县茶口粉干协会会长林家定介绍,塔庄镇现有“福州市茶口粉干有限公司”、“福州市绿嘉食品有限公司”和“闽清茶粉粉干有限公司”3家机械化粉干生产企业,250多家粉干加工专业户,粉干年产量达2万吨,创产值近2.4亿元。 “茶口村共有710户人家,平均每户约有2至3人在制作粉干,现在约有一千多人从事手工粉干加工工作。”林家定说,茶口村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一年纯利润达16万元,产品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国际市场,现拥有“茶口”、“石羊公”、“茶峰”、“茶正”、“梅溪”五个粉干注册商标。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2005年6月,茶口村党总支试行“支部+协会”工作模式,成立了“茶口粉干协会”。协会成立后,就把当时村里的150多个专业户全部吸收为会员,统一工艺,提升质量,打响品牌,合力闯市场。在协会的积极帮扶和引导下,村里积极推行订单农业、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农户等产供销模式,保持闽清县最大的粉干生产基地的地位。2010年全镇粉干专用粮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双季),年产粮2000多吨,保证了粉干加工的原料供应。 此外,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近几年,粉干生产专业户们还联合起来,相继注册成立了闽清新农粉干专业合作社、老林粉干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社,实行分散加工,统一销售,进一步增加了经济收益。 由于茶口粉干产销两旺,外地的一些粉干时常假冒“茶口粉干”之名上市,严重危害了“茶口粉干”的市场声誉。2008年9月,为保护闽清县粉干加工传统产品的地域特色,由闽清县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授权塔庄镇政府牵头组织申请注册“闽清粉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现已获得“闽清粉干”的地标申请注册。 (福州新闻网记者 蔡晨烨) |
相关阅读:
- [ 11-27]老福州美食——台江没牙伯花生汤+老牌兵俤粉干
- [ 11-29]闽清粉干改落后业态抱团发展 申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
- [ 08-31]福建特产:茶口粉干
- [ 05-14]闽清县茶口粉干将有望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 11-04]浦城临江百年传统土特产铁炉粉干华丽"变身"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