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科教文化 > 正文

问卷结果堪忧 大学生防艾知识属“小学级”

2013-12-01 07:18  李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邓宇虹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2月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薇)

关注理由

“公共浴池会传染艾滋病、亲吻也会传染艾滋病……”这些对艾滋病的错误认知,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剑平副教授,在校内开展了一项有关“防艾知识”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属于“小学生级别”,例如,20.94%的大学生认为“注射疫苗”是预防艾滋病的最好方式,而实际上,目前根本没有针对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另外,公共浴池和亲吻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

今年3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青年学生的感染人数呈上升趋势,当年新发现1700例,较2011年上升24.5%。青年学生已成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对他们加强防艾教育刻不容缓。

大学生对艾滋病有不少错误认知

江剑平副教授在福建师大开了一门“性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是全校最热门的选修课,每学期约有1000名学生选修。上学期,在课程开始之前和课程结束后,江老师分别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匿名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的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其中也包括防艾知识。

填写问卷的多为大二学生,也有少部分其他年段的学生。课程开始前的调查,收到169份有效问卷(男生61人,女生108人),课程开始后的调查,收到194份有效问卷(男生70人,女生124人)。

综合两次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90%以上的学生都知道,性乱交、母婴、输血是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不过,只有83.47%的人了解“静脉注射公共针头”这一传播途径。更有27.82%的学生认为,蚊虫会传播艾滋病,“但实际上,只有被一只携带艾滋病病毒的蚊子连续叮咬一千次以上,才有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江老师说。

还有一些大学生持有错误认知,以为公共浴池、游泳池、公共便盆也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目前艾滋病可以根治吗?”对于这个问题,87.88%的大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不可以,但也有3.86%的学生认为,艾滋病是可以根治的,还有8.26%的学生表示“不知道”。

此外,尽管有79.06%的学生明白,“改变高危行为”是预防艾滋病最好的方式,但也有20.94%的人天真地认为,注射疫苗就可以了。

对待婚前性行为大学生态度宽容

调查还涉及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对这一道多选题,72.45%的学生选择了“慎重为好”,42.7%的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行”,35.26%的人选择“可以,只要将来双方能结婚就行”,11.29%的人选“可以,只要不让别人知道或不怀孕就行”。让人忧心的是,1.93%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1.38%的学生认为“不可避免,是社交需要”。

“从调查来看,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是比较宽容的,这就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江老师说,很多人会觉得大学生群体比较单纯,应该不会是艾滋病防控的高危区,但实际上,哪怕是极少量不洁性行为,也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大学生性行为,要慎之又慎”

从2001年至今,江老师的“性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已经开了13年。这门课主要包含性生物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三方面内容,其中,预防艾滋病是性社会学的重要内容。

江老师说,预防艾滋病,首先要全面正确了解艾滋病知识,比如,拔牙、受伤缝针、打耳洞、割双眼皮等,都有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但是,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艾滋病病毒,因此只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严格做好消毒工作,就不用担心。

江老师提醒,大学生正处于性心理和生理迅速发育时期,对性行为一定要慎之又慎,这是自尊自爱的表现,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相关新闻

中国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人数不断上升

据新华社电

11月3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2013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中,相关专家表示,艾滋病离青年学生已不遥远,国内15至24岁的青年学生感染者占全部艾滋病感染者的比例,已由2008年的0.9%上升到2012年的1.7%。95%的学生感染者为男生,其中70%的感染途径为男男性行为。

11月29日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举办的另一场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中,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何安瑞也表示,全球范围内每天新增6300名艾滋病感染者,其中约40%为15至24岁的年轻人。在中国,感染艾滋病的年轻人数量也在增加。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