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绕不开的“经济账” 生得起还得养得起
2013-11-23 10:28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调查数据 教育开支“全国平均水平” 幼儿园期间花费总额 1.8万元 小学花费总额 5万元 中学花费总额 3万元 高中花费总额 4万元 大学花费总额 9万元 硕士花费总额 6.6万元 光是教育费用总计29.4万元。 育儿回报 精神上会获得幸福感 不可否认的是,养育孩子会给家长带来精神上的幸福感。 而物质方面,有调查显示,以现有的家庭情况来看,55.0%的家长表示不需要孩子的回报;15.0%的家长表示需要孩子的回报,另外,30%的家长表示“说不清楚”和“无所谓”。 同时,44.83%的家长不太在意孩子带回来的礼物,而41.37%的家长根本不在意孩子带回来的礼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家长们对孩子们物质上的回报并不太在意。 那么,家长们将来都准备选择怎样的养老方式呢?调查显示,62.5%的家长表示“自己攒钱自己过”,8.5%的家长表示“住养老院”,选择“依靠子女”的家长仅占3.5%,另有25.5%的家长表示还未考虑过自己的养老问题。而调查还发现,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长越倾向于不依靠子女养老,而更愿意选择社会化养老和自身养老的模式。 有市民就表示,养育孩子并不仅仅是防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与父母相互满足了爱和陪伴的情感需要,这显然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专家观点 不能单纯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福大社会学系副主任、博士甘满堂认为,“单独”家庭允许生二胎,虽然存在不少人因为经济压力选择不生的情况,但也有不少家庭愿意再生,这其中就与中国“多子多福”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惯性有关。况且,独生子女的家庭风险也较大。 他表示,其实,富就富养,穷就穷养,单一地进行生育成本和效益分析存在缺点,成本效益不是主导因素,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当然,生活水平提高、物价上涨,增加一个孩子不再是多加一双筷子那么简单,以前的观念已不适应现在城市的节奏。但是,育儿也不是花钱越多越好,应量力而行而不是盲目效仿和攀比,孩子心智方面的培养,不是金钱方面能完全解决的。 |
相关阅读:
- [ 11-22]想生二胎工薪族如何理财? 教育基金早规划
- [ 11-22]若福建政策放开 您是否考虑生二胎?
- [ 11-22]想生二胎工薪族如何理财? 教育基金早规划
- [ 11-21]“单独”的你生“二胎”不?龙岩夫妇很纠结
- [ 11-21]“单独”的你生“二胎”不?龙岩夫妇很纠结
- [ 11-21]“单独”的你生“二胎”不?龙岩夫妇很纠结
- [ 11-21]“单独”的你生“二胎”不?龙岩夫妇很纠结
- [ 11-21]“单独”的你生“二胎”不?龙岩夫妇很纠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