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输液袋信息实时进入仪器省去人工抄写 福州新闻网讯 3D打印机打印出的牙齿可以直接用来种植;电脑重建病人脏器进行手术彩排;机器人代替医生完成简单手术……近日,这些前沿医学技术在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学术年会上展示。14日,记者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体验了这些平日大家不太了解但又与病人密切相关的“数字医学”。 手术也可以“彩排” 一个成年人的肝里,巨大的红色肿瘤被密密麻麻的血管包围……这是14日记者在孟超肝胆医院见到的一幕,电脑屏幕上的肝不再是平日体检常见的CT横切面二维黑白图,而是可以360度全方位清晰展示的有色三维立体肝。 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林科灿介绍,这是医院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虚拟肝治疗计划系统”。以往病人体检拍的CT都是平面截图,把肝脏分成二三十个切面呈现出来,医生只能在脑子里还原成三维的肝脏。如今,有了这个系统,只需要输入病人CT图里的数据,经过系统三维重建后就会呈现一个虚拟的立体肝脏,与病人体内的一样,还可任意角度观看,非常直观。此外,医生还可以在计算机上对这个虚拟肝进行手术彩排,反复调整后选择一个最适合病人的手术方案,既能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又能最大范围地实现器官功能保护,手术精确度大大提高,也提高了困难肝切除手术的成功率。 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曾永毅介绍,通过虚拟手术,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误差,手术时间也缩短了,患者的创伤也更小。他给记者介绍了一个病例,患者张某某,因右上腹部胀闷就诊,CT图像显示肝内多发血管瘤,在外院被判定为无法进行手术切除,后来转移到孟超肝胆医院。入院后,由于右肝肿瘤巨大,医生们决定先使用数字化虚拟肝系统模拟手术的场景。输入病人的CT图像信息后,一个三维可视化肝出现了,清晰地显示了肝内血管瘤与肝内主要管道靠得很近,肝右静脉被肿瘤包绕。医生在计算机上模拟了手术切除过程,排除了一些可能失败的方案,计算出切除肿瘤和应保留残肝的体积。按照虚拟手术的规划方案,医生们在实施手术时完整切除肿瘤,肝中静脉保留,实际手术的肝断面与虚拟手术时的肝断面一致。术后病人恢复良好,12天后顺利出院。 记者了解到,该系统不仅针对肝脏,对其他器官也适用。 |
相关阅读:
- [ 11-16]不可思议!让你大开眼界的世界奇人
- [ 11-15]韩国双胞胎上电视节目整容逆袭(图)
- [ 11-14]16岁女孩一年竟做5次人流 以为人流是避孕
- [ 11-14]女子隆胸手术严重失败告医院索赔21万元
- [ 11-14]病重小伙欲捐遗体遭上门难题 红会回应人手紧
- [ 11-13]湖南一医院使用“最萌手术帽” 缓解紧张气氛
- [ 11-13]美国家长掀整形风潮 理由是怕小孩遭到霸凌(图)
- [ 11-13]93岁二战老兵携妻骨灰跳伞:生死两茫 为爱而跳(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