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水期闽江活水进不了内河水闸机油泄漏、工厂废水排放致水质污染 □见习记者陈雪芳 刘朔 昨日一早,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前的浦下河,成千上万死鱼漂浮在河面上,经过连夜的浸泡,散发出阵阵恶臭。据了解,这些翻肚的死鱼并不是福州内河里常见的罗非鱼,那么这些鱼是怎么进入内河的?它们的死跟浦下河周边潜藏的排水管道,及恶臭扑鼻的河水又有什么关系? 记者随同福州市内河指挥部工作人员展开了调查。 A 河面密布死鱼尸体 挨着河的驳岸横尸数百米 昨日上午,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还未靠近河岸,便远远可见黄色的河面上浮着一层白色漂浮物,走近一看才发现竟是密密麻麻的死鱼。这些鱼绝大多数身长4到8厘米,浑身呈银白色,挨着浦下河的驳岸横尸数百米。 前来钓鱼的市民邓先生说,他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死鱼。“我经常到这边来钓鱼,知道这条河里多是罗非鱼,有时候也有一些鲫鱼,但这些死鱼却从没印象。”邓先生对此有些纳闷。 记者沿岸观察发现,在水面下两根粗大的白色塑料管旁,大片黄泥水扩散开来,晕染了大半边河面。 据沿途垂钓的其他市民介绍,这个排水口连通的是正在建设的福建省科技馆新馆,可能是施工单位直接将工地的泥浆排进了浦下河。 相关新闻 B 工地地下水直排内河 职能部门核实后若违规将责令整改 昨日上午11时许,福州市内河指挥部和管网公司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对沿河的雨水管展开排查。 在打开其中一个井盖时,一股腥臭迎面扑来,只见排水管道内的黄泥水正通过下水道流往浦下河方向,浑浊的水流裹挟着鱼的尸体。现场工作人员猜测,可能是因为排水口在浦下河内,鱼儿活着的时候顺着管道游进这里,也有可能是河面上的死鱼被水流冲击后流入管道。 循着这个雨水管的踪迹,一行人在省科技馆工地里发现了一条长长的排水沟。这条排水沟的沟底和周边都沉淀了一层厚厚的黄泥浆。 工作人员在仔细勘察之后发现,该工地的地下水排放并没有经过沉淀池沉淀。“按照相关规定,地下水要先经由沉淀池处理后,才能排进内河。”这名工作人员介绍,有可能是施工方没有遵照设计要求,直接将地下水排往内河。 具体情况职能部门将进一步核实调查,情况属实的话将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 C 水质产生污染是主因 水闸机油、工厂废水等排入河内,枯水期难稀释 在隔断闽江和浦下河的水闸周边,河水恶臭异常,乌黑的河面上则有一层明显的油迹,夹杂着鱼的尸体。 福州市内河指挥部负责人认为,这些死鱼并不是福州内河里常见的罗非鱼,它们极有可能是在浦下水闸开闸放水时从闽江游进来的,水闸泄漏的机油可能是导致鱼儿死亡的直接原因。“还有一种可能是,闽江的水质比浦下河的水质好一些,这些鱼进入内河后适应不了水质变化导致死亡。” 据该负责人介绍,水闸在开关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部分机油,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不过据附近居民介绍,浦下水闸已经很久没有开放,这一处河水得不到流动,俨然成了死水。 除此之外,记者走访发现,浦下河旁便是跃进河出口,水如泼墨,河面上满是油迹,有附近居民反映,这条河沿途有不少工厂都将废水排入河内。 记者也从仓山区内河指挥部一位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每年的冬季是闽江的枯水期,无法将活水引入内河,水中的污物得不到稀释,才是导致鱼死的主要因素,但其中无法逃避的,还是水质产生了污染。 延伸阅读 内河死鱼现象频发 专家称鱼不适应内河水质的可能性较小 浦下河出现成片死鱼,并不是偶然现象。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一月份,该河段就发生过一次大面积死鱼的事件。而仓山区洋洽河,今年十月份以来也接二连三发生死鱼事件。 福建农林大学水产养殖学专家介绍,鱼类成批死亡的原因一般有三个,一是水温过低,有些鱼类不耐寒,导致出现成批死亡,这种情况在冬季比较常见。二是缺氧导致死亡。三是水中有污染物,有机质含量过高,一些鱼类无法适应而导致大量死亡。 但他认为,鱼儿从闽江游入内河不适应环境导致死亡的可能性较小,因为鱼类在选择生存环境的时候就有趋避性,如果水质不适合生存,它就不会游进去,因为那意味着主动选择死亡。至于水闸的机油泄漏,如果泄漏达到一定量的话,确实有可能造成鱼儿死亡。但具体还要分析死亡的鱼类和水环境才能判断原因。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