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添加”食品多是噱头 专家:系误导消费者伎俩
www.fjsen.com 2013-11-07 07:46 来源:福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福州新闻网讯 如今,人们都很关注饮食健康,各种号称“纯天然”“无添加”的食品颇受消费者青睐,价格也高出普通商品好几倍。然而,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号称“纯天然”“无添加”的食品却含有添加剂,消费者购买时要多留意,避免多花了冤枉钱。 记者6日下午走访市区超市发现,“纯天然”“无添加”的商品还真不少。在饮料区,记者看到不少商品上都印有“不含防腐剂”“无添加”“纯天然”字样。以酸梅汁饮料为例,一款400毫升的“全天然”酸梅汁售价3.8元,另一款含有苹果酸、焦糖色、食用香精等添加剂的500毫升酸梅汁才卖2.5元。同样的情形出现在了酱油上,一款500毫升的号称“遵循自然原酿”的酱油售价高达32.4元,是普通酱油价格的4倍多。 不过,在一些号称“无添加”的产品中却出现了添加剂的身影。一款自称“不加香精、不加防腐剂”的椰汁,其配料表中出现了酪朊酸钠、单硬脂酸甘油脂、木糖醇、安赛蜜4种食品添加剂。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顾客,大多数人都认为“纯天然食品应该就是无污染的绿色放心食品”。 食品是否真的能够实现“纯天然无添加”呢?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获悉,“纯天然”是商家制造的噱头,没有任何检验和认证支持,对于食品安全来说没有实质意义。食品专家也指出,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它必不可少。声称“不含防腐剂”“无添加剂”的产品,其实是误导消费者的一种说法。 记者也了解到,目前经政府部门认证的食品主要有“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3类,消费者在购买时可认准相关认证标志。 (福州日报记者 徐小杰)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11-06]终结黑心食品 “立委”提案定下黑心食品终结日
- [ 11-06]台湾新任“食药署长”:自己10年没吃油盐
- [ 11-06]叶明功接任台湾食药部门负责人 宣示要斗食安歪风
- [ 11-05]三部委:严禁医疗机构向孕妇等推销母乳代用品
- [ 11-05]台民众对食安产生恐慌 "蓝委":不只查油 全都该查
- [ 11-05]台湾“食药署长”“静悄悄”上任 悬缺3个多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