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无添加”食品多是噱头 专家:系误导消费者伎俩

www.fjsen.com 2013-11-07 07:46   来源:福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福州新闻网讯 如今,人们都很关注饮食健康,各种号称“纯天然”“无添加”的食品颇受消费者青睐,价格也高出普通商品好几倍。然而,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号称“纯天然”“无添加”的食品却含有添加剂,消费者购买时要多留意,避免多花了冤枉钱。

记者6日下午走访市区超市发现,“纯天然”“无添加”的商品还真不少。在饮料区,记者看到不少商品上都印有“不含防腐剂”“无添加”“纯天然”字样。以酸梅汁饮料为例,一款400毫升的“全天然”酸梅汁售价3.8元,另一款含有苹果酸、焦糖色、食用香精等添加剂的500毫升酸梅汁才卖2.5元。同样的情形出现在了酱油上,一款500毫升的号称“遵循自然原酿”的酱油售价高达32.4元,是普通酱油价格的4倍多。

不过,在一些号称“无添加”的产品中却出现了添加剂的身影。一款自称“不加香精、不加防腐剂”的椰汁,其配料表中出现了酪朊酸钠、单硬脂酸甘油脂、木糖醇、安赛蜜4种食品添加剂。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顾客,大多数人都认为“纯天然食品应该就是无污染的绿色放心食品”。

食品是否真的能够实现“纯天然无添加”呢?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获悉,“纯天然”是商家制造的噱头,没有任何检验和认证支持,对于食品安全来说没有实质意义。食品专家也指出,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它必不可少。声称“不含防腐剂”“无添加剂”的产品,其实是误导消费者的一种说法。

记者也了解到,目前经政府部门认证的食品主要有“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3类,消费者在购买时可认准相关认证标志。

(福州日报记者 徐小杰)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