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铁屏山站考古发掘50天 出土千件文物
www.fjsen.com 2013-11-04 06:47 李熙慧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与水有关的遗迹的现身 此次,考古人员还发掘出唐代水井、台基,以及明清木槽等与水有关的遗迹。 考古人员在东半部的唐代地层挖出一口大井,内外径分别为2.1米和2.4米,挖了逾2米深还没到底。井圈上部是砖砌的,下部是坚硬的生土层。井里出土了大量的碎砖、瓦当、板瓦、筒瓦、盘口壶、鹿角等。这么多砖瓦的出现,专家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井上面有亭子,后来亭子坍塌,砖瓦掉入井里;二是井废弃后,周围砖瓦建筑堆了进去。 考古人员在东半部的唐代地层还发现一处台基。台基呈曲尺形,东、西两边分别被地铁连续墙和人防工程打断,东西残长2.7米、南北残长2.6米、残高约1米。“台基底下有淤泥,旁边有较大的沟,这可能是临水建筑。”张勇表示。这处台基的砌法很讲究:台基底下有淤泥,先在较大范围抛一层乱砖,起加固基础作用,然后在砖上夯二三十厘米厚的黄土,再砌上石基,石基上砌砖,砖上砌平台。平台被破坏了,目前只剩残留部分,平台上可能建亭台楼阁。台基上有一层倒塌的堆积,出土了很多隋唐的砖瓦、板瓦、筒瓦等,其中一个筒瓦上有“大陏大莘”的铭文,这是祈求丰收的意思。 考古人员在西半部的明清地层,分别挖出大、小两个长方形的木槽。其中的大木槽做得很讲究——它是一圈插在淤泥中的木桩,内砌一圈石条,外挡一圈木板,长2.9米、宽1.4米,露出地面约70厘米。“这两个木槽的具体性质现在还不太清楚,应该是水上建筑的水下部分。木板起挡水作用,水不会冲进去。可能是宋代大河道荒废后,河边住户在河道上搭盖的建筑。”陈子文推测道。 考古人员在东半部还挖出一条长10多米、残宽2米的明代石板路。专家估计那是鼓屏路上主要的道路,到民国初年还在使用,后来改成排水沟了。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11-01]盗墓贼组团盗窃明代古墓 公然在网上叫卖
- [ 10-31]76件日本国家重要文化财产下落不明 含一件国宝
- [ 10-30]河北宣化600年古城墙被开凿成窑洞 官方称正修复
- [ 10-29]宣化古城墙不断遭黑手:人为凿洞、拉网架线(图)
- [ 10-29]河北冀宝斋博物馆馆长王宗泉去世 馆方驳含冤说法
- [ 10-27]全国政协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调研座谈会举行
- [ 10-26]北京齐白石墓地搬出三环 整体迁移难度大
- [ 10-25]文物古迹修复岂可等同儿戏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