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海南黄花梨当柴烧?福州九旬阿伯求鉴定

www.fjnet.cn 2013-11-02 10:13  蔡镇金 黄启鹏 林丹文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福州仓山城门镇一年近九旬老人,50多年前种了棵梨树,今年5月砍了当柴禾。近日他怀疑——

  郑老伯说,看了本报报道的海黄树,觉得自家这棵可能是“海黄”

东南网11月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蔡镇金 黄启鹏 林丹文/图)近日,年近九旬的郑老伯四处打听,从福建引种海南黄花梨的时间到树貌的各种细节,他越来越怀疑,倒在门前的这棵“野梨树”,可能就是堪比黄金的海南黄花梨。昨日,老人给本报打来电话,希望帮忙鉴定。

50多年“野梨树”当柴烧了一部分

这棵“野梨树”,原来长在福州仓山城门镇下洋村、郑老伯的老宅门口,长了50多年,有10多米高了。据郑老伯回忆,大约上世纪60年代,在城门镇谢坑村,有一个省农科院基地,里面种了不少花草树木,一天,村里派自己牵头水牛去那儿配种,回来时,他拿回了一棵小梨树苗。

几十年来,这棵梨树越长越大,年年开花结果,可奇怪的是,果实只有小拇指大,当然也没人吃,大家以为这就是棵野梨树。

郑老伯有四个儿子。今年5月,家里决定在老宅旁新建一房子,这棵树占地方,就请师傅把树砍了,枝干全部露天堆放在门口,小枝叶已经烧掉了,剩下的大枝干也准备当柴烧。

  这是“野梨树”未砍前的照片

偶然看到新闻越看越像“海黄”

今年6月,郑老伯无意中看到一条介绍海南黄花梨的新闻,看到图片时他一下子愣住了:“这树咋跟我们砍下来的那棵梨树这么像?”于是,他又找来相关报道,越看越像。“福建最早引进海南黄花梨是在60年代,这棵梨树也恰好在50多年前种的。”郑老伯说。

据了解,上世纪60年代,我省从海南引种了一批黄花梨,目前有20多棵成活,其中最大的一棵胸径还不到30厘米(不足一尺)。在现场,郑老伯也拿出量尺,测量他砍下的这棵树的胸径,也才30多厘米。此外,对比各类媒体报道的黄花梨树干、叶子等特征,郑老伯更怀疑这就是海南黄花梨。

  长了五十多年,树干只有三十厘米粗

福建长的黄花梨不算真“海黄”

昨日下午,在郑老伯老宅门口,记者看到,六七根粗树干散落堆放一地,因长期露天放置,这些树干树纹已有点暗黑。郑老伯拿了一段截下来的小树干,从横切面看,几乎看不到心材,也没什么味道。

“我听说海南黄花梨非常坚固,这棵树我们连砍带锯花了一天,硬得很。”郑老伯说。

昨日,记者带着这截小树干,让几位海南黄花梨爱好者鉴别,大部分人都认为是“海黄”的可能性很小。

一位资深藏家说,仅从这根小树干来看,很难判定这是不是黄花梨。这位资深藏家解释,目前市场上所称的“海黄”,通常是指在海南生长的黄花梨,其中又以自然成长衰老的海黄老料最为珍贵。一方水土一方物产,即使郑老伯引种的这棵树是黄花梨树,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海黄”。

郑老伯砍下的这棵树,究竟是不是黄花梨树?价值几何?欢迎您拨打本报热线968111参与讨论,本报将继续跟踪。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