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同探讨医患关系 缓解医患矛盾到底卡在哪?
www.fjnet.cn 2013-11-02 10:06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记者昨邀请医生、专家及患者,一同探讨医患关系;大家普遍认为,确有个别医生存在医德问题,但大部分医生还是很有责任心的 (漫画来自央视网) 东南网11月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熙慧)温岭医生被刺事件,震惊全国,医患关系话题重回公众视野。昨日,记者分别邀请我省的医院管理者、一线医生、心理专家以及患者代表,就这一话题发表观点。 大家普遍认为,目前的医生队伍中,确有个别医生存在医德医风缺失问题,但大部分医生还是积极工作、救死扶伤、很有责任心的,希望医生与患者之间多一份理解和包容。 话题一 医患矛盾集中在哪些方面? 林先生:现在去医院看病比较不方便,有时候和医生说话,他们都不爱多说,态度不怎么好。前几天,我带母亲去一家三甲医院看口腔溃疡,结果一大早跑过去,医生连看都没看,直接说医院口腔科主要是拔牙,看溃疡要去另一家医院。折腾了一上午没看成,心里实在窝火。我总结了身边人的看法,患者意见主要集中在看病难、看病贵、疗效、医生态度等几方面。 陈医生:有时候连续做了十多个小时的手术,刚回到办公室要吃饭,正好有病人家属前来询问情况,告诉他们等吃完饭再来,有些患者就不高兴,认为医生是故意摆架子。其实,是患者不了解医生的工作环境,这个职业有很多不容易的地方,全年都没有完整的休息时间,半夜也经常接到会诊、急诊电话,经常要半夜赶到医院。有时候,外科医生太累了,在手术室走廊的地板上铺一块纸皮,躺在上面就睡觉。 郑伯禄:很多患者对医学本质没有充分认识,现有已知疾病的发病机制只是医学知识的冰山一角,永远没到能够治愈大部分疾病的时候,已知的三万多种疾病,真正弄清病因的疾病不到千分之一,就连肿瘤等常见疾病,起病原因仍旧不明确。患者要对疾病的治疗有平常心,不能有过高的期望值。对科学和医务人员要尊重,实际上没有一个医生不想自己的病人尽快恢复健康,融入社会!从这一点来说,医生和病人处在和病魔作斗争的同一条战壕内。 话题二 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林先生:身边一些人都有被医生多开药的经历。一个朋友游泳后得了中耳炎,找了个医生,都是开很贵的抗生素,一个月花了近千元还没好。换一家医院之后,只拿了30多块钱的药,就好了。还有的朋友,花了很多钱看病,结果人没了,家里人肯定无法接受。 郑伯禄:信息不对称,现有技术不能包治百病。医疗资源不能满足百姓需求,医生和病床严重不足!社会保障不到位,“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个别媒体把社会问题归罪于医务人员,造成医患对立。社会矛盾凸显期,一些不良分子利用医患纠纷制造事端从中牟利。 我曾经做过一个测算,按照全省儿童人数配备儿科医生,全省儿科医生缺口7000人,福州缺口1000人。现在的大医院病人很多,平均每名医生每半天就要看五六十人,经常拖到中午1点以后才能下班。以儿童医院为例,急诊科输液室高峰一天要给600名孩子输液,工作强度非常大。 陈医生:在疾病面前,医生只能尽力而为,不过和疾病相比,医生的力气还很小,很多时候不能手到病除、药到病去,也不能包治百病。在手术中,各种意外都有可能发生,万一发生意外,就是矛盾焦点。不能否认,行业内是有一些人做得不好,但其实99%的医生心里是有道德底线的。 话题三缓和矛盾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郑伯禄:现在出现医患矛盾,原因很复杂。话说回来,现在医疗资源匮乏,长期超负荷运转。医疗资源急缺,需要对医疗资源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同时改善医生的职业环境,进行卓有成效的医改,加强保障、完善三级医疗体系建设,有效分流病人;营造尊重医学、尊重医务人员的局面,以缓解医患关系。 陈医生:通过医生的努力,看到病人恢复健康,可以有尊严地活着,就有一种成就感。对于缓解双方的矛盾,双方之间除了加强信任,还要有规范流程保证。现在国内很多医院建设了入侵警报系统,即当医护人员受到侵害时,只要按一个紧急按钮,就可以向保安部门发出警报。这样毕竟能保证医生尽可能小地受到伤害。 罗胜发:看病不是交易、消费,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的。缓解医患矛盾,根本上是重建两群体之间的信任关系。患者求医是自己在陷入困境时的求助,医生此时的救治是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双方是一个共同体,一致的目标是携手消灭疾病。从医生这个职业看,诊疗风险不可避免,呼吁大家要多一份理解和包容。 □观点 “武力压阵”恐怕只是权宜之计,建立健全以公平性、公益性为导向的医疗体制,才是平安医院的“王道”。希望有朝一日,“白衣天使”不再背负“创收”的“紧箍咒”,咱老百姓“病有所医”的梦想才会不再遥远。 ——新华社评论说,医院想平安,得先摘掉“创收”的“紧箍咒” 医患纠纷的出现不应被简单视为中国社会治理方面的缺陷,它其实更是我们每个人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的缺位。每一个公务人员、零售业主、媒体人,都可能在某一天成为走进医院求诊的病患。 ——环球时报评论说,改善医患关系,社会没有旁观者 无论自己感觉受到多大委屈,无论对具体医疗措施怎样怀疑,都不能动辄使用暴力来发泄心中不满,这只会导致生命无辜受戮、家庭永失所爱的血写悲剧,只会更进一步恶化本来就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 ——人民网评论说,严惩暴力,是医患关系回归信任的起点 □我省政策盘点 ■福建省卫生厅2009年发出通知,提出要建立有效的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平台,发生医患纠纷后,医院领导要及时到位,亲自参与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尽快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内的社会治安协调机构,完善医患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我省相关部门2010年9月联合发文,要求加快建立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五位一体”的长效机制。 嘉宾 福州儿童医院院长 郑伯禄福州某三甲医院外科主任医师 陈医生患者代表林先生从事IT行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罗胜发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2]媒体析中国医患矛盾:制度扭曲带来的关系错位
- [ 11-02]中国网事:记者手记:面对医患关系现状,我们得做点儿什么?
- [ 11-01]严惩暴力,是医患关系回归信任的起点
- [ 11-01]遏制伤医,“严打”后还需更多努力
- [ 11-01]李克强高度关注温岭杀医事件 要求维护医疗秩序
- [ 11-01]恶性伤医频发医患信任降低:仅10%患者信任医生
- [ 11-01]媒体统计17起恶性伤医案件:一审判决死刑仅2起
- [ 10-31]别让医生尊严为残缺的医疗制度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