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食品标榜“纯天然” 或暗藏安全隐患别被忽悠
www.fjsen.com 2013-10-28 08:5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纯天然”并不“纯” “‘纯天然’不一定就是绿色食品,这两种食品概念决不能混为一谈。”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纯天然”只是个形容词, 在我国的认证项目中,还没有“天然”、“野生”等行业标准。有机食品是由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认证后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而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在严格控制下限量使用部分农药和添加剂,绿色食品的安全有保障。 “‘纯天然’纯属商家制造,没有任何检验和认证支持,对于食品安全无实质意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上也发布了提醒文章,认为自然环境下生长的食品可能对人体更有害。许多天然植物本身就具有一定毒性,过量使用则会引发不良后果,如我国很多种类的森林蘑菇、野菜、中药材的毒性都不小。就算是本身无毒的食品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接触到被污染的大气和水,可能残留各种农药、重金属等。而且,如果天然植物在种植、收获、储存及制作过程中没有严格的 质量控制,就更难保证它的食用安全。所以,“纯天然的就是健康的”这种认识观念是错误的。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主任曾绍校认为,有些所谓的“纯天然”食品只是商家的推销宣传。例如果汁饮料包装几乎都有“100%天然果汁”字样,但事实是“100%天然”不一定代表产品都为水果原汁,只能说这个果汁产品没有添加防腐剂或人工调味料。 消费者要认清认证标志 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规定,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产品,不得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注“有机产品”、“有机转换产品”和“无污染”、“纯天然”等其他误导公众的文字表述。违规者将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但是,市面上很多食品都标榜‘纯天然’,这是商家给自己戴上的光环,因此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福建省秉峰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建敏说,“国家没有认定该标准,商家使用涉嫌误导消费者。” 曾绍校指出,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一定要认准有机食品或者绿色食品的标志。这种政府授权专门机构管理绿色食品标志,是一种将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的生产组织和管理行为,更具权威性。同时,消费者购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要认清产品或包装上的认证标志,不要轻信厂家的宣传。如果对标志的真实性有疑问,可以向商家求证,销售者有义务提供标志证明。此外,消费者还可以登录中国绿色食品信息网(http://www.green-food.cc),通过“认证企业查询”栏目查询标志的真伪及其是否在有效期区间内。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5]台媒:台湾有多少食品沦陷在“黑心”乌云下?
- [ 10-24]崔永元赴美国调查“转基因”食品安全政策
- [ 10-23]台湾食品安全问题不断 马英九提“28字箴言”因应
- [ 10-23]台民众忧黑心食品 行政部门官员:建立源头管制系统
- [ 10-22]食品安全问题不断 台当局邀大学生成立守护联盟
- [ 10-15]国家卫计委:加快组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