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捷河沿岸将变身双杭河坊街 建商业休闲步行街
www.fjsen.com 2013-10-25 08:27 来源:福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文化遗产丰富 建筑质量较差 “双杭河坊街范围内整体风貌较好、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保留有许多明清、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包括明代的张真君祖殿、清代的三通桥和星安桥、陈文龙尚书庙等四处文物保护单位,法师亭、观音庵、永德会馆等3处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以及宝寿堂、华侨住宅、永春公所等历史建筑。双杭河坊街范围内还有古河道、古榕、老墙、沿岸现存和曾经有的老字号商铺等,以及当地流传的民俗文化。与已建成的安泰河河坊街相比,三捷河沿岸自然条件和历史遗存更好、河道更宽(8米~10米)、开敞空间变化多,可以打造成市中心更有活力、真正意义上的河坊街,成为继安泰河河坊街之后又一条河坊街。”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双杭河坊街地块的建筑,以院落式大进深的福州传统木结构建筑为主体,还有栏杆式建筑、近代砖石结构建筑等。该地块大部分建筑质量较差,且结构简陋,难以满足居住与商业需求;部分建筑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公共管理设施、社区活动场地、市政设施缺乏,难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沿街商业档次低,酒店、停车场地缺乏,难以为市民及游客提供高层次公共服务。 三捷河沿岸历史建筑 将加固修缮 据了解,《方案》对地段已有的历史资源和特色给予保护;维持原有街区的格局与尺度,延续城市历史街区的环境氛围与场所精神;最大可能保留旧有建筑及历史信息,对其进行修缮,对内部功能进行改造并重新利用,最大可能保护历史真实性与完整性;严格控制新植入建筑的体量和尺度,并强调沿街立面的轮廓变化,能反映历史街区的自然演进过程;遵循“小规模、微循环”的原则,引导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新建筑无论是木结构建筑还是砖石建筑,均传承于上下杭地区的传统建筑,可充分反映上下杭历史风貌;为了增加河坊街的风貌多样性,适当增加一些与整体风貌相协调的现代建筑,提高景观的丰富性。 “三捷河沿岸大量的历史建筑要进行加固修缮,尽量保持两岸各时期的历史建筑信息,形成街区建筑年龄多样化的格局,局部拆除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更新改造,使整个河坊街充分体现上下杭建筑风貌特征,充满浓厚的福州近现代建筑的文化氛围。”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