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仓山老洋房背后故事多 建议尽量留下原住民
www.fjnet.cn 2013-10-22 11:47 阙文龙 黄启鹏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曾经的美国领事馆满目萧然 东南网10月2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阙文龙 黄启鹏 文/图)福州仓山区不过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先后有17个国家设驻领事馆,还有大批教堂、洋行、洋房,福建最大的天主教堂泛船浦天主堂在这儿,中国同盟会福建支部旧址在这儿,中国最早的女子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旧址在这儿,还有各式古朴的西洋别墅…… 仓山如此多的“洋楼”,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昨日,记者走访老专家,一起来听听这些老洋房的由来。 17个领事馆 “洋楼”,福州人俗称为‘番仔厝’。1840年鸦片战争后,1843年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对外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从此,大量洋人进入福州,一座座具有西方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领事馆、洋行、公馆,教堂、医院、学校、私人住宅别墅、跑马场等,这些‘洋楼’主要分布在仓山烟台山一带,如公园路、对湖路、麦园路、乐群路等地。”昨日,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林精华说。林精华已八十一高龄,对仓山“洋楼”的学术研究有近50年了。 英国人是最早在仓山设领事馆的,随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7个国家在仓山设领事馆。“鼎盛时期,除了领事馆外,仓山还有100多座洋行,以及风格各异的西洋别墅。”仓山区博物馆原馆长潘越说,兴建的“洋楼”主要的木材、石材采用本地产的,一些彩色玻璃、烤地砖等材料是从国外运来的。清末明国初期,许多外国人在仓山经商、生活,一些外国人还到鼓岭建起了避暑别墅。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02-28]台江这栋小洋楼最早在福州卖牛排 1914年开业
- [ 10-25]福州仓山槐茵里5号老洋楼有星缘 胡蝶“飞”来过
- [ 01-17]打工青年花1000万在家乡捐建15栋小洋楼送村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