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仍然自发零散 如何走出瓶颈
www.fjnet.cn 2013-10-22 09:33 张颖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0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张颖)今秋新学期,内地近30所高中开始试用中华书局引进的台湾高中必选课教材《中华文化基本教材》。 这是内地出版社首次引入台版国学教材,尽管已对其进行了系统化的改编,但落地之后,仍呈现出一些水土不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课时安排过于紧张,内容深度与广度太大,专业师资力量匮乏。而这些症状恰恰折射出内地国学教育处于瓶颈期的尴尬。 国学教育仍然自发零散 1995年,赵朴初、冰心、曹禺等文化名人提出要建立幼年古典学校,这成为近20年来民间“国学热”的源头。如今,各地大小国学培训机构日益涌现;各类企事业单位纷纷以公益讲坛、专题讲座等形式让普通百姓接触国学;《三字经》、《弟子规》等开蒙类儿童书籍和音像产品也热销起来。 2000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举办了“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2006年,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又推出“经典诵读行动”。此后,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开始将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诗词、经史子集的学习引入课堂,有的是作为语文的辅助教材,有的是作为校本课程,有的是作为道德教育的载体,有的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撑…… 表面看国学教育热起来了,但是正如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主任祝安顺所言:“内地学校的国学教育依然处于一种自发零散的状态,不够系统,也不成体系。” “礼乐文化”是福州晋安区第二实验小学国学教育的立足点,校长何芬芳认为,国学教育进校园,首先面临的就是教材的难题。目前内地还没有一套受到一致认可的、适合中小学系统的国学教材。“我们翻阅了市面上的很多版本,就连注音,都是一个版本一种读法。”经过不断的尝试,他们先后换了3种版本的教材。 记者随便在网上一搜索,有关国学方面的书籍多达几万种,着实面临选择困难。对于国学教材的纷乱复杂,福州孔子学会秘书长、福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福州大学客座教授孔海钦坦言:“目前流行的教材多借鉴港台专家学者的版本,因此从注音和释义上都带有浓厚的地区和个人色彩,再加上古音和现代音的区别,因此才会出现版本间的许多差异。”他表示,不同的读音,有的意思相近,有的差别非常大,这对解读也会造成困扰。 其次,更为急迫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教师的国学素养培训。“教授国学的语文老师全凭自己的爱好和体悟去教学,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急需专业的指导。”何芬芳告诉记者。 孔海钦今年开始在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开设国学课程,每周四下午为大一和大三的学生讲授《经典和礼仪》。对于有意愿的学校,他一直积极地参与到他们的国学教师培训,以及校本教材的编写研发。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2]请尊重“复读状元”的人生选择
- [ 09-29]广州德庆县在孔庙举行孔子诞辰2564周年纪念
- [ 09-28]广东德庆纪念孔子诞辰2564年吹“国学风”
- [ 09-12]拯救国学,就得取消小学英语?专家说太偏激
- [ 09-12]教育部前发言人吁取消小学英语课 增加国学教育
- [ 09-11]羊城晚报:探讨英语课去留 何必扯上“国学”
- [ 09-06]孔庙国子监将办国学文化节 举办祭孔大典
- [ 09-05]合肥3千初中生早读课齐诵奥巴马演讲稿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