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政经 > 正文

海带之乡官坞村成功转型 科技让小渔村焕发活力

www.fjnet.cn 2013-10-08 08:24  叶向荣 刘家铭 王元锴 来源:福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国庆假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每天光出苗收入就有近100万元!”6日,记者来到位于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的官坞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时,这里看不出一点的节日气息。公司董事长林哲龙告诉记者,每晚11点都有3000多片海带苗搭乘两辆货车赶赴福州长乐机场,搭乘次日一早的航班,飞往大连、秦皇岛等地的海带养殖场。

每天出苗收入近百万元

在海带育苗场内,工人们正用铁钩将一片片塑料板拖至指定的水池。林哲龙说:“板上都是海带幼苗,分两层,下面的板是白色的,这是刚培育的海带苗;上面的板,颜色发黄,说明这些海带苗可以转移到旁边的育苗场养殖了。”

走进另一个育苗场,翻过一片塑料板一看,满是绿油油的海带苗。这些海带苗长1厘米左右,像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草一样充满生机。“这些海带苗可以出苗了,工人们要时不时涮一下,以免小海带苗纠缠在一起。这个工作量挺大的,所以现在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林哲龙拿起一片板说,“这小小的一片板,上面有5万株海带苗,售价约300元,每天我们出苗3000多片,收入近百万元。”

如今的官坞村,是全国最大的无公害海带育苗基地,生产出全球质量最好的海带,产量约占国内市场的60%,日本、韩国进口的50%海带来自官坞村。这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已成为连江县赫赫有名的富裕村。去年,全村六成农户养殖海带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科技让小渔村焕发活力

在老一辈官坞人的口中,流传着“有脚不踩官坞角,有女不嫁官坞郎”的顺口溜。上世纪80年代,官坞村靠海少地,海带又窄又小,亩产很低,渔民人均年收入仅100多元,村集体也欠下了56万元的债务。

1980年,林哲龙组织6名同村青年承包了10多亩海域养殖海带。第二年,每人赚了1200元。“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商品经济的巨大魅力。”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让林哲龙看到了海洋渔业的巨大潜力。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