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科教文化 > 正文

福州教育学院附中“弹劾”事件值得教育系统反思

www.fjsen.com 2013-09-19 10:46  李建芳 赵杨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带头学生:本意是希望老师改变

带头在班上“弹劾”老师的学生小力,昨日告诉记者,他的本意只是希望老师改变。

学生对何老师教学习惯的不满,之前就有征兆。“语速很快,听不懂。”初二(11)班文艺委员小朱说,他们曾向班主任、家长反映过,班主任希望他们能适应。他们也在课堂上向何老师反映过,但何老师并没有放慢语速。

“弹劾”老师的导火索,是周四的那堂英语课,当何老师说可以举手时,班上没人举手。下课后小力向其他学生提议,第二天他带头举手。这一提议,得到了部分同学的附和,随后就出现了第二天的那一幕。举手的同学中,包括了部分班干部。

“我们只是希望老师改进,到最后才明白,那是老师几十年的教学习惯,不会为谁改变。”小力说,并不是真要赶走老师。小朱说,老师出门后,脸色变得难看,她突然很后悔,心里很难过。

市教育局:师生沟通问题,导致事件升级

本报报道这一事件后,引起了福州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据了解,昨日上午,福州教育工委宣传部,福州市教育局中教处、人事处相关负责人,到福州教院附中调查此事,召集了当事部分学生、家长、老师,召开座谈会,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

福州市教育局领导要求,妥善处理此事,保护当事老师、学生身心不受伤害。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事件反映了当代学生鲜明的时代特色,值得教育系统深刻反思,今后如何建立师生沟通平台,如果渠道更畅通一些,可能就不会出现这类事件。

福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事件中冲突的双方,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与一名近六十岁的退休老教师。十三四岁的孩子正处在自我意识高度发达的时期,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他们的身心还不是很成熟,行事容易走极端。而这名退休老教师,语速过快,对学生比较严厉,她的出发点是“对孩子好”,但在与学生沟通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事件升级。

这位负责人表示,返聘、代课、待岗等老师,是个特殊的资源,他们有宝贵的教学经验,发挥余热不容易,但是同时也要从制度上确保师资力量与现行教育体制的良好切入。这些老师在重回讲台前要面试,要试讲、听课、培训。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