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快递单号成个人信息泄露新渠道 主要源头是快递员

www.fjsen.com 2013-09-17 08:2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快递单号泄露主要源头是快递员,公司虽有监管,但漏洞不少

福建八闽律师事务所林柏东律师说,快递公司内部监管不严,才让工作人员有机可乘,售卖客户信息。

圆通速递福州鼓楼分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收件后,每天17时统一发货,再由相关人员进行派件,用户签收过的快递面单由快递员回收到公司存档。保存面单的目的一是方便公司查询,二是方便客户查询签收证据等,快递面单保留3年,3年后无价值的面单将销毁。

据快递行业从业人员钟先生透露,公司内部主要监督货物配送,对员工的个人行为疏于管理。在利益诱惑下,一些快递员铤而走险。快递公司可泄露买家个人信息的环节很多,如快递员在外可随时复印面单,存放面单的办公区域人员随意进出,快递公司对面单大多采取卖废纸、自己销毁的方法,面单上的个人信息很容易被窃取。

记者了解到,如果快递人员被查实售卖快递单号信息,公司的处罚手段主要是罚款,罚多少要看事情的严重性。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57亿件,意味着每天超过1500条的个人信息存在被泄露的危险。“个人信息成为商品,成千上万条个人信息被倒卖,信息越详细越贵,而且可以重复买卖。这笔收入很隐蔽,很诱人,罚款起不了震慑作用。”钟先生说。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行业风生水起,很多快递企业都面临招工难的问题。许多快递企业都是加盟商,这是快递行业发展初期的“跑马圈地”模式,但是现在带来了弊端:各加盟商都有自己“一亩三分地”,管理松散,总公司难以监管到位。

“招工难,管理松散,助长一些员工的邪念。这些人即使因售卖个人信息被公司开除,但另找一份快递员工作并不难,只是换了一个上班地点。”钟先生说。

何时戴上“金箍”,需要部门监管,也要行业自律

目前,快递面单非法买卖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今年6月至10月,国家邮政局开展了寄递信息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打倒卖快递单号。去年12月10日,国家邮政局还下发通知,要求严查寄递企业及从业人员贩卖快递单号、泄露用户信息等违法行为,严肃追究违法违规寄递企业及有关人员的责任。目前,国家邮政局正加紧制定快递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力争实现对数据从生成、使用到管理的全面安全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预计办法下个月就可出台。

林柏东律师建议,关键是要给这种非法交易戴上“金箍”,让一些不良快递员不敢伸手,这需要部门加强监管,也需要行业自律。快递行业可以制定快递员泄露信息、快递公司须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督促快递公司加强管理。另外,对快递员要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并纳入个人征信体系,增加快递员买卖信息的违法成本。

“买卖个人信息是违法行为。公众若是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买卖,应向公安部门进行举报。”林柏东说,《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到,快递企业、快递从业人员不得违法泄露在从事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快递单号的私下买卖造成用户个人信息的泄漏,属于侵犯个人隐私权行为,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可追究刑事责任。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