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夜景灯强光直射居民夜难成寐 "人工白昼"何时不扰民

www.fjsen.com 2013-05-23 08:34  陈旻 林姗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被浪费的能源

“小区里新建了夜景灯,我家的阳台被高亮的景观灯包围,老人几天没睡好。不是节日,灯干吗每天这么亮着?现在中央提倡厉行节约,为什么要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搞‘面子工程’?”

“位于仓山复园支路的某单位灯光很刺眼,特别是在门口远射灯彻夜不灭,这有必要吗?”

“西二环路上的某单位,下了班之后还灯火辉煌,院子里的树下、雕塑下、外墙上都开着明晃晃的射灯,不说我们周边一圈的居民楼都被迫‘照明’着,就单说花的电费,不算浪费吗?”

……

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许多福州市民对夜间景观灯的质疑。21日晚10时许,记者沿金山大道到西二环路,看到闽江两岸的居民楼基本都装饰了景观灯;沿路随便一数,就有4个政府机关的大门或大楼被耀眼的灯光围绕着,或者亮着彩色的灯牌。

“闽江两岸从洪山桥到海峡会展中心一共有约110多栋楼安装了夜景灯。”福州市灯管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夜景灯和依法登记的广告牌之外的灯光,灯管办无法管理。“对超时亮灯、私自设立灯牌灯箱等的管理,还是一个法规的空白;单位的灯光如果扰民,居民也只能去找相关单位申诉,或向便民服务、环保监督等平台寻求帮助。”

遭破坏的生态

“诗里说,‘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可今日的人们,还能见到古时的月吗?我们已经很难在一片红光的夜空里,看到皎洁的月亮与满天繁星。银河、萤火虫似乎正成为传说。”一位网友不无担忧地说。

如果说,“仰望星空”只是天文爱好者等部分人的“雅兴”,那么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是,人工白昼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乃至动植物的正常生活生长。

“夜间室外照明产生的天空光、溢散光、干扰光和反射光,可能成为动植物的‘杀手’。”福建农林大学生态环境系方志伟教授说。

“植物和其他生物一样,日长夜息。”方志伟说,“夜间室外灯光照射植物,会破坏其体内生物钟的节律,有碍其正常生长。夜里,高辐射能量长时间作用于植物,会使其叶、茎变色,甚至枯死。”日夜不分,还容易导致植物的生长期延长,休眠期被延迟,树木的抗寒、抗病能力减弱。

“人工白昼,对动物与人类的危害更不容忽视。”方志伟介绍,“黑夜不黑”,打乱了动物的生物钟节律,使之不能入睡和休息。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动物的迁徙路线、摄食习惯和繁育行为等。“对于人类来说,光污染除了造成视力、神经等方面的影响,还有很多隐形伤害。例如对下一代的影响,对基因的改变等。保持夜空的黑暗和正常的昼夜交替,是自然界的规律,我们不要轻易去破坏。”

“让大地呼吸,让小草休息,让鸟儿安居”,这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应当成为人们的共识。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