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城事 > 正文

福州寿山石涨价纯手工却“歇菜” 或沦为工艺品

www.fjsen.com 2013-03-29 08:40  欧阳进权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谁在买?

资深藏家看中纯手工,更多人不会区分机器和手工的区别

在陈祖震看来,机器出品相对古板,已经不是艺术品,而是工艺品,但是仍有人买,这是因为大部分买家不会区分机器和手工雕刻。

鸿德宝业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王其鹏也认为,即便在产地福州,懂行的藏家仍是少数,外地就更少了。尽管大藏家仍看中手工作品,但在专门收藏并销售高端寿山石的杨先生看来,寿山石年销售额以百亿元计,多数人买进的是艺术价值不大的普通作品。

卢先聪认为,从长远来看,流传下去的肯定是手工雕刻的精品,比如现在拍卖会上,一旦有几十年前的林清卿或周宝庭作品亮相,就有很多人竞拍。王其鹏则透露,手工和机器雕的东西,价格不一样,比如一件寿山石雕,材料价值10万元,手工雕刻加价几万元,而机器雕只加几百元、最多千来元。但寿山石市场大多未明码实价,商家遇到不懂行的,机器雕的也当手工作品卖。

但市场上懂行的人总是少数,机器雕刻可能会一直有市场。而且目前市场主要看中寿山石的材质,而非工艺。一方上好材质的荔枝印章,可以卖上百万元,工钱占比不算大。10年前,名家雕工要1万元,印章只卖2万元。但现在即使是机器雕刻的,有好石头,仍然有人买。

谁先消失?

今后可能没石头雕,传统雕刻工艺技法面临失传

只是按照目前市场走下去,寿山石传统技艺将失传。卢先聪担心,现在只有老一辈艺人或对作品负责的中青年名家才更多地采用手工雕刻,纯手动雕刻的就更少了。另一方面,市场正在进行“毁石运动”,近20年的开采量超过了历史总和,很多变成了做工粗糙的作品,总有一天会无石可雕。

陈祖震认为,现在要求从业人员用纯手工雕刻,已经不现实,但他呼吁,从保护寿山石雕刻传统技艺的角度考虑,应该鼓励手工雕刻。至少应该80%采用手工雕刻,20%用机器,否则一些传统雕刻工艺技法将消失。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