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老人20年剪纸不了情 收集2000余幅罗源佳作
www.fjsen.com 2013-02-12 07:32 来源:福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 近日,罗源凤山镇88岁的剪纸老艺人郑秀庄收到了剪纸艺人朱学舜、陈乘梅送来的特殊春节礼物——一套两册装帧精美的《畲山剪纸》丛书。 这套丛书的出版,汇集了朱学舜、陈乘梅和彭荣山(已逝世)3位老人20年的心血。从1992年开始,3位老人开始寻访罗源民间剪纸艺人,收集他们的作品。20年来,他们走访了罗源11个乡镇40多个村庄百余次,寻访了60多个民间剪纸老艺人,共搜集2000余幅作品。其中1212幅作品经整理、分类后编成这套《畲山剪纸》丛书。 收集抢救民间剪纸的20年 陈乘梅说,罗源民间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经过一代又一代剪纸艺人的不断积累和传承,形成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剪纸的习俗。但最近几十年来,为了寻求方便,人们更愿意到街上买一些印刷的剪纸,民间手工剪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随着一些老剪纸艺人的逝世,新人又不愿意学,很多村庄都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对这种现象,长期痴迷于罗源民间剪纸文化的朱学舜、陈乘梅和彭荣山3位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1992年,罗源县老年大学成立并开设了剪纸班,作为剪纸老师的朱学舜和刚退休的陈乘梅、彭荣山一拍即合,三人决定走访罗源民间剪纸艺人,收集抢救失散民间的剪纸。20年来,只要听说哪里有剪纸艺人,老人们就会带着干粮,收拾行装上路。为了能搜集到更有代表性的好作品,即便是同一个村,他们也会不厌其烦跑上多次。 翻山越岭的寻访路 搜集民间剪纸,3位老人乐在其中,但也吃了不少苦。罗源不少村庄特别是畲族人家的居住地较分散,且多在偏远山区,早年由于公共汽车只能到镇里,到村里没有其他交通工具,他们少不了要靠双腿翻山越岭数个小时,这对上年纪的老人来说确实不易。有几次干粮带得不够,他们让村民煮面给他们吃,吃完后把面钱偷偷地压在碗下,因为热情好客的村民怎么也不愿意收下钱。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02-09]三老人搜集2000余幅剪纸作品 出版《畲山剪纸》
- [ 02-08]57岁剪纸老人创作《水浒108将》 长11米耗时两年
- [ 02-04]漳浦剪纸艺人纷纷巧手运剪 创作蛇题材剪纸作品
- [ 01-21]"剪纸哥"非诚勿扰求婚遭灭灯 作品最高值50万元
- [ 01-09]浦城利用剪纸宣传生育文化
- [ 01-09]我的剪纸生涯
- [ 01-08]秀剪纸、添绿色、展民族风情:高校寝室“家”味浓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