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举措,让“新福州人”融入城市
www.fjsen.com 2013-02-04 08:56 林蔚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好就业, 让他们扎根福州 来自湖南长沙桃江的刘义通是2010年福州市首届“新福州人”免费创业培训班的毕业生。网上经营、连锁加盟、茶产业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成为他创业路上经历的“第一堂课”;在福州市总工会帮助下申请到的6万元小额贷款,则是刘义通创业过程的“第一桶金”。3年时间里,他从普通技工转行成了淘宝卖家,再摇身一变成为如今管理3家茶叶门店的高级经理,他体会着在福州这座城市落地生根的踏实感。 在福建碧全工艺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来自江西长治、刚满24岁的原月正在纺织机旁抓紧生产。“前年,工会包车把我从老家接来福州,厂里条件好,包吃包住,赚的比在老家多。”近年来,福州市总工会不断延伸对“新福州人”的服务触角,先后主动与山西长治、贵州贵阳、陕西礼泉等外来工输出地的工会组织开展“岗位快递”活动,通过城际工会间的协作联动,实现就业人员与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 为优化“新福州人”就业质量,福州市总工会与300多家单位建立常年联系并健全了“新福州人”就业档案,三年来累计为“新福州人”提供就业岗位32432个。在福州市约100所的外来务工人员业余学校、职工技能实训基地和各类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活动的现场,新老福州人同场竞技、共同提升。今年“两节”期间,福州市总工会更是将“信得过”企业的用工信息印制成了贴心贺卡,发放给返乡过年的“新福州人”,鼓励他们来年再来福州创业。 好保障, 让他们安家福州 “工资今年能涨多少,能否按时发?”“工作有没有保障,谁来保护我的权利?”年关岁末,工资总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注热点。 2012年,福州市总工会建立了“1+4”社会化维权机制,通过与市人大内司委、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人社局等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和联动制度,让“新福州人”的维权网扩展得更广,影响也更加深远。 不久前,在福州晋安某印刷公司打工的“新福州人”秦从长的讨薪经历,就印证着这个维权机制的效率。因为企业停产,老秦和40名工友手中近55万元的工资欠条眼看没了着落。为了讨回欠薪,他们找到晋安区的职工服务站求助。工会、劳动保障部门等多部门在第一时间联合行动,派出人员进行现场调解,用了不到5天时间,就帮老秦等人拿回了总计552703.5元的欠薪。在连续多年开展的“深情问薪金”活动中,像老秦这样幸运的“新福州人”还有很多。 三年来,市总工会配合有关部门督促建会企业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欠薪监控和预警制度,并推动市县两级政府建立了“新福州人”欠薪应急保障金,共为1.3万多名“新福州人”追讨欠薪1532万元。除此之外,12351维权热线、劳动关系红黄档案等机制,也为工会做好维权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年来,福州工会系统内一个以“共建共享”理念为核心,集就业援助、素质提升、困难帮扶、职工服务、助医助学等内容于一体的服务体系正愈发成熟。在去年的福州市第二期职工医疗互助活动中,428名外来务工人员获得医疗补助金80万元;全市范围内设立了58家新福州人优惠定点医疗机构,“新福州人”只需持“优惠医疗证”即可在定点机构享受到不低于5%的价格优惠。 为了让更多的“新福州人”享受到工会“职工之家”的温暖,市总工会持续推动制造、建筑、纺织、制鞋、餐饮等“新福州人”集中的行业组建工会。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进一步简化了入会手续。目前,全市共建立基层工会1.67万家,涵盖基层单位45130家,建会企业中外来务工人员入会率达97.6%。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03]150位“新福州人”免费乘包机返乡过年
- [ 01-30]新福州人在福州过新年 护河员两口子把福州当家
- [ 11-02]福州昨举办"新福州人集体婚礼" 100个新娘齐掀"盖头"
- [ 01-31]团市委调查报告称新福州人渴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 [ 01-16]“新福州人”返乡记 免费专机专车一路护送回家